去年面向全球我们发布了海创城规划之后呢,针对人才的集聚、策略打造等持续深化完善海创城规划,目前的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总体设计方案。首先在人才层面,海创城聚焦顶尖的科技人才、硬科技创业人才、国际青年创客,同时通过打造人才吸引策略,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以及探索人才退出机制,构建完备的人才体系。致力于打造极具全球影响力的“Hi聚”国际人才港,建设多功能一站式人才新平台,提升对人才管理与服务的综合水平。该平台以建设人才传播、人才创业、人才猎投、人才体验、人才服务、人才培训六大功能为核心支撑。在城市空间层面海创城形成了“一轴串联、三区联动”的空间结构,包括起步区、支撑区和发展区,涉及了顺义区的南法信镇、后沙峪和首都机场临空地区,总规划面积达到了6.98平方公里。同时,注重区域整体打造策略,通过产城融合打造工作、生活、休闲、娱乐功能结合体,通过乐高模式布局打造不同功能混合交融的创新社区,注重空间管控引导,共建高质量城市发展。建设“站城一体、内外衔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构建复合慢行系统,提升慢行环境品质;打造“廊带串联、织绿成网”的生态绿色体系。此外,在构建创新生态方面,我们通过打造创投金融支持体系、支持多类金融机构集聚、探索创新融资方式试点、培育优质企业挂牌上市来完善金融资本集聚发展;聚焦三类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一批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引入一批硬科技产业孵化器、发展一批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三类产业共享平台,围绕创业领域的主赛道,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材料、医疗器械与耗材三大产业领域来打造产业共享平台,来降低创业企业的门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聚焦三类场景应用示范,打造聚焦前沿科技的创新应用实验室,赋能产业升级的特色产品实验场以及服务城市发展的智慧场景实验室。在规划落地实施层面,我们着力构建政策优势、构建人才服务包、导入创新资源。政策优势涵盖构建国际接轨环境、打造创新创业生态、提供人才保障服务三个方面。针对三类人才的核心诉求,推出专属人才服务包。围绕高级别创新大赛、国际组织机构和国际孵化器作为海创城创新资源引入和合作的主要方向。近期,我们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配套、城市更新等方面对海创城重大投资项目进行了谋划,目前的谋划项目10余个,包括后沙峪国际医院、南法信文体中心、南法信Park Mall、南法信人才公寓等项目。力争“一年起势、三年成效”,初步呈现海创城初步的面貌。
顺义区的海创城规划取得了哪些成就?未来有哪些方面的推进?
受访人:北京市顺义区区委常委、副区长 徐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