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昌平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受访人:北京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昌平区副区长 柳强

   在优化营商环境这方面,我们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一个举措吧。一个是在政策的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充分发挥这个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国家级功能区政策叠加的优势,系统研究了构建了“1+1+N”的创新政策体系,将宏观指导文件和具体的支持措施有机结合,推出了政策“免申即享”、“达标即享”,让政策的红利真正的惠及企业。另外,我们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昌平区出台了支持生物医药、美丽健康、先进制造、能源互联网、氢能企业上市、科创金融、人才服务等各个方面的专项的一个政策,让政策的红利真正的惠及企业,同时我们借助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还有北京自贸试验区这两个区的开放政策先行先试这么一个机遇,推出了63项创新政策落地。实施外资研发中心、研发激励计划,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享受科研设备进口免税的政策支持。目前4家企业已获得了2022年度的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第二个方面就是服务的效能的持续提升,我们实施“能力提升年”专项行动,强化了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法,打造了“昌快干”和“昌通办”两个营商服务的品牌。全面的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改革任务。我们积极的推进一网通办,精准地定制企业服务包,为投资人、企业家提供一对一的贴心服务。我们建立了投资、财源、供地、产业、市政五大专班工作体系,推动解决企业落地的全环节的各种问题。我们总结推广了有“小米模式”、“中海速度”,还有典型经验,最大限度的精简、简化用地项目审批的这种环节,在手续办理过程中实施了串联改并联,实现了拿地即实质开工。另外我们创新打造科创金融发展的这种新样板,加快了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母基金群,有拓宽了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金融活水”。第三个方面是城市功能的更加完善。我们近几年来引入名校名园26所,新建和提级改建了三级医院有13家,围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持续提升商业服务设施的品质,有十多个商业综合体建成投用。另外我们加快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近几年累计新建和收购各类的保障房和政策性住房5.1万套,为区内的人才实施精准的配租、配售。另外,我们抢抓北京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的一个机遇,打造了我们昌聚工程的升级版,让各类人才在昌平的竞相成长,成就梦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