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正像您所说的,昌平始终以服务首都发展为统领,紧扣“五子”联动,大力地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两谷一园”创新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创新的成果,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发展生机勃勃,“生命谷”呢,我们全力保障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在“生命谷”汇聚了北京所,脑中心蛋白质中心等一大批的这个国家级的研发机构,入驻了北京疫苗检测中心、国际研究型医院等平台。近两年呢,我们也新引入了新生巢、飞镖国际等一批国际化的、专业化的平台公司,这个“泽布替尼”、“奥布替尼”等一大批中国原创的新药,从这里走向世界,地贫症基因编辑疗法、心血管的AI诊断软件等一大批的创新的产品也是从生命园陆续推出,可以说呢生命园已经成为我国生物科学领域里边的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园区之一。在“能源谷”,我们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深化部市合作机制,加强了与央企的对接联动。华能清能院入选了国家首批二十家标杆的重点实验室,中海油的研究院、国家能源低碳研究院获批了全国的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信安院入选了工信部的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在“能源谷”涌现出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4500伏IGBT芯片等一大批自主创新的成果。全市首个碳中和主题公园——温榆河未来智谷,目前已经成为全北京的网红打卡地。在沙河高教园,可以说沙河高教园的协同创新的起势良好。在“一校一策”的这个合作机制这方面的不断深化,在高教园区内入驻了整建制的学院43个,一流学科9个,我们组建了高校联盟,设立了教学、科研、空间共享等8个专项的工作委员会,实现了高校资源共享、学科共建、联合创新、校际融合。校城融合可以说是不断的深化,我们还成立了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心,设立了高校成果转化概念验证资金,还有专门设立了成果高校成果转化的基金。从另外我们从高校内选聘了首批32名的科技副总到企业任职,目前在园区里面已经集聚了高校成果转化的企业100多家。另一方面,昌平区始终牢记“攻关未来科技、发展未来产业、集聚未来人才”的初心和使命,聚焦了做强三大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实施“六个一”工程。什么叫“六个一”呢?也是每个产业集群都要有一个产业专班,有一部专项的产业规划,有一个特色的产业园区,有一套支持的产业政策,一批有针对性的创新平台,设立一支专项的产业基金,这样我们促进了政府、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多元主体的有效链接,加快了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这个主要介绍一下昌平的这个主要的这个产业方面的情况。医药健康产业是昌平区的成长的最好、科技含量最高的产业。近年来昌平区聚焦前沿技术、医疗器械、美丽健康等赛道,形成了基础研究、中试研发、生产流通、终端医疗完整的产业链。医药健康产业呢,去年2022年的产业服务达到800亿元,增长了8.1%。另外我们医药健康产业的成功入围,全国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面向未来呢,我们将沿着医药健康产业倍增行动计划的蓝图,以生命科学园为核心,打造了前沿技术赛道的制高点,以中关村昌平园为核心的打造高端医疗器械的增长极,以小汤山美丽智造园和美妆创新园为核心打造美丽健康产业赛道的新高地,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产业收入、工业产值、研发投入“三个翻一番”。再另外第二个产业的是先进能源产业,先进能源产业是昌平区的第一大产业,已经汇集了相关的企业近九百家,2022年呢先进能源产业的收入突破2400亿元,目前呢五大电力企业、“三桶油”呢,在昌平都有布局。另外的还有昆仑北斗、西清能源等优质的民营企业也入驻运营。也有央企和民企联动发展产业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接下来,我们在能源方面聚焦能源互联网、氢能、储能、CCUS等赛道,依托央企打造能源领域的国家队,努力把“能源谷”我们打造成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一张新名片。第三个产业是先进制造产业,先进制造产业在昌平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去年的实现产值是114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6%,我们区里边有三一、福田两个呢,是北京首批的全球“灯塔工厂”,未来呢我们将以先进制造业的跃升行动计划为指引,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赛道,促进行业数字化。在这里,我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介绍一下我们这个正在规划建设的北京数字化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园。数字化装备和机器人产业园呢被工信部和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确定为试点建设的园区,园区紧邻海淀的中关村软件园、永丰基地西边紧邻京新高速,东侧临近京藏高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总的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米。在这呢,我们将打造集研发、中试、生产、检测、服务等各个环节共荣共生的机器人产业应用的示范高地,也欢迎大家来多来考察,多来交流。
昌平区创新发展的主要成果都有哪些?
受访人:北京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昌平区副区长 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