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投资北京会客厅》海淀区专访完整版

受访人:北京市海淀区区副区长 武凯

  1.海淀区吸引投资方面的优势?

  海淀区是中关村的发源地,也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同时又是“中国(北京)自贸实验区科技创新片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今年5月20日又获批“中关村综合保税区”是四区所在地,具有独一无二的政策叠加优势。

  同时,海淀区拥有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目前区域内的国家实验室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有36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水平大学37所,中科院等各科研所,以及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一共是106家,目前工作和生活在海淀的两院院士超过600人,占全国35%。

  海淀区集聚着一大批科技领军企业,培育了抖音、小米等8家千亿元级企业,涌现了31家百亿元级企业、248家十亿元级企业、1750家亿元级企业,高精尖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海淀区的GDP达到10206.9亿元,成为北京市第一个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元的市辖区。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不管是创新资源、人才资源,天然的一些禀赋,海淀区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有着独特的优势。

  2.海淀区重点发展哪些产业?有哪些产业聚集区?有哪些特色?

  海淀区是中关村企业的大本营,构建了以大信息产业为支柱、大健康产业为突破、科技服务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未来产业为先导的产业体系。目前,海淀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9764家,占全市35%;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58家,年收入达到3.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2%。

  在人工智能领域集也聚重点企业近千家,占全国1/6以上。我们也近期出台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加快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的建设,积极打造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

  在集成电路领域,重点聚焦在人工智能芯片、区块链芯片、通信芯片、安全芯片、模拟芯片等设计领域,企业达到200家以上,占全市的一半以上。

  在大健康领域,聚焦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三个重点领域,实现从小分子药物、大分子药物、细胞药物、动保药物以及高端制剂的全覆盖。

  在智能的制造领域,培育了1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集聚机器人产业重点企业41家,以人形机器人为牵引,加快建设新一代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共性技术平台。

  同时,海淀也不断提升高精尖产业的空间承载能力,形成多组团、多节点产业聚集发展态势。其中,翠湖组团、东升组团和西三旗组团主要围绕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高端环节,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自动驾驶、医药健康产业;永丰组团是以中关村壹号、集成电路设计园等龙头项目带动高端要素聚集;上地软件园发挥信息服务业优势,加快集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领军企业;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以中关村、知春路、学院路和周边地区为核心区和引领区,以中关村软件园、东升科技园、中关村壹号等北清路沿线人工智能优势区域为发展区,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构建协同创新产业的生态,加速大模型产业的发展;同时,在上庄国际医谷聚焦国内外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及智能医疗等细分领域,建设集孵化加速、国际交流合作于一体的集聚区。

  未来,海淀将继续坚持“南优北拓”,正在推进的产业空间项目到2026年将达到700万平方米,其中2023年新增产业空间超过100万平方米。海淀的产业空间承载能力是非常优异的,潜力巨大。

  3.什么样的企业更适合来海淀区投资兴业?

  海淀区对企业投资和发展是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对符合《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的要求的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现代服务业的企业、金融业的企业,我们都非常欢迎,希望在海淀落地创新型总部企业,并开展投资、研发、系统集成、组装、营销、结算、采购等实体业务,我们也支持管理类总部拓展以上实体业务职能。我们也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在海淀加速发展,快速成长,实现高质量发展。

  4.请介绍海淀区支持企业发展的核心政策。

  一直以来,海淀扮演着改革创新“先行者”的角色,创新基因融入了海淀的发展之路。目前,我们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覆盖企业全发展生命周期和核心环节的高精尖产业政策支持体系,覆盖小微企业、高成长企业、重大产业化平台和项目全生命周期。

  特别是中央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赋予海淀新的创新改革重任和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目前我们已经落地了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递延纳税、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外籍高端人才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两证联办、以及重点产业专利快速预审等多项配套政策,在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服务和知识产权服务等方面提升支持力度。

  今年5月30日,中关村综合保税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同意。作为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保区,计划明年5月封关验收,将聚焦保税研发的核心功能,以集成电路产业和医药健康产业为核心,以人工智能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为重点,拓展总部经济、跨境电商、数字文化、融资租赁等N个保税服务业态,打造保税研发的创新监管和无感快速通关模式。入驻企业将享受到税收政策、贸易管制政策、保税监管政策、外汇政策四个方面的政策红利。在这些方面也是非常具有优势。

  5.海淀区用资本吸引投资有哪些举措?

  海淀区现拥有各类金融机构及投资机构3200余家,其中科技金融机构约50家左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超过780家,私募基金785家。近年来,海淀区设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医药健康、先进制造等硬科技优势产业;搭建了包括创新工场科学家基金、奇绩创坛一期基金、中科创星硬科技二期基金等5支基金的科学家基金体系,总规模近32亿元。

  同时,为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海淀区也在不断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加快建设全球创业投资中心,落地了“科创金融会客厅”,提供融资路演、集中办公这样“一站式”服务。政策先行先试方面,持续拓展股权投资机构退出渠道,支持商业银行开展认股权贷等创新业务,与四板市场合作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股份转让试点等多项政策创新。

  此外,我们也重点打造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已经入驻8家纳入监管沙箱试点的银行、2家融资担保公司、1家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2家保险公司,提供续贷、首贷、确权贷等信贷支持,以及科技保险、投融资对接、区域性股权交易等一揽子金融服务。首批推出科技人才贷款、认股权贷款、并购贷款等三个市场需求迫切的信贷产品,精准有效填补科创企业融资需求空白。

  6.企业在海淀区有哪些市场机会,在支持企业开拓市场、获取应用场景等方面有哪些举措?

  自2019年起,海淀区率先发布科技应用场景项目21个,通过场景创新带动底层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应用、迭代。在2022年发布中关村科学城应用场景专项,遴选并支持优质创新项目15个,涉及基于低轨卫星星座,为凤凰岭景区提供通信保障等服务;在海淀医院外科应用康博刀,提高肿瘤消融手术的精准性;在中关村自动驾驶示范区部署L4级无人客运巴士等。2023年我们将持续探索以智慧养老、应急消防、低碳排放为主题的应用场景。

  其中,“城市大脑”项目作为市级应用场景项目典范,四年多以来,我们也面向全社会征集场景需求、破题思路、解决方案和产品技术,实现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公众参与”的多方共治。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新发布了“城市大脑”2.0阶段十大方面的应用场景需求,主要围绕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城市的交通、生态的环境、产业经济、社会服务、卫生健康、政务服务、市场监管和信息安全十个领域来开展需求项目的征集。

  7. 海淀区在企业服务上有哪些措施?

  海淀区聚焦科技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的优化,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领域的创新主体,持续助力企业发展。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联合北大、北航、清华大学、北医三院、北交大等高校院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并支持驻区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打造环高校创新带,同时加快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在升级创业孵化服务方面,建成以“集中办公区-众创空间-加速器-产业园区”为载体的服务链条,持续推动硬科技孵化服务升级,全区各类创新服务机构、孵化机构达到181家,整个孵化空间总面积达到200余万平方米。为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建立了“全链条”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和覆盖29个街镇的协同服务企业机制。目前全区集聚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2家,独角兽企业51家,上市公司总数267家,上市公司是居全国地级市(区)之首。

  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落地北京市和中关村两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专利预审政策把发明专利授权时间从540天缩短到54天;积极开展高价值专利运营。到2022年底,海淀区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95件,是全国的42倍。

  在营商环境方面,近三年海淀区在全市连续排名第一,率先实施“集群注册”、“零成本”注册;率先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率先实现住所标准化登记、全程“零材料”提交;主要涉税事项全部网上办理;七成以上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也是全程网上办结;如今平均每天有50家以上科技企业在海淀诞生。

  在引才聚才方面,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深入实施“薪火共燃”计划、“海英计划”的升级版、“企航计划”助力人才发展,目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99.7万人;同时也在全市率先推进人才领域先行先试改革,建成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厅,开展外籍高端人才工作许可和居留证“双证联办”。

  在信用服务方面,海淀区是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区,区内企业发债可直接向国家发改委申请,评估时间缩短到10个工作日;申请信用贷款时可通过海淀区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在线九十多家银行、金融机构一站式全方位金融服务,在这些方面不断优化提升服务水平,满足企业的需要,支持企业的发展。

  8.新来海淀区投资和哪个部门联系?在海淀区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哪个部门联系?

  对有兴趣,有意愿在海淀落地发展的企业,包括有问题需要咨询的企业,可以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牵头,协同区商务局、区发改委、区金融办等各业务主管部门积极为企业提供协同联动的服务。企业可以拨打中关村科学城投资服务中心电话88498950初步咨询和沟通,我们将根据企业所属产业领域和发展诉求,做好服务和保障。

  9.其它希望投资人了解的信息。

  海淀不仅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更是环境优美、幸福宜居之区。这里山水荟萃、上风上水、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森林覆盖率达35.78%;坐落着香山、玉泉山、万寿山、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畅春园、圆明园等700多处名胜古迹。在教育方面,海淀区优质资源供给丰富,一直以来,我们视教育为“金名片”“命根子”,36个教育集团覆盖140多个校址。在医疗保障方面,拥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6个综合医联体,中医、口腔等5个专科医联体,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到100%。在商业配套方面也在提质升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进程不断加速,像华熙LIVE、西三旗万象汇、包括马上要开业的五棵松万达广场,这些高品质的商圈将成为新的时尚新地标。

  面向未来,海淀区将聚焦高水平科技自强,打造高能级创新引领型城区、高质量发展典范城区、高颜值宜居宜业的城区、高水平改革开放示范城区、高品质民生幸福城区,以及高素质全国一流的文化强区。我们诚挚欢迎全球投资者投资海淀,共创未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