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中关村示范区“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以下简称中关村“1+5”政策),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力稳定经济大盘。
中关村“1+5”政策包含5个资金支持政策文件,发布会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国际处处长郭睿发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国际化办法》),介绍了该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并回答了媒体的提问。
为释放更开放、更明确的政策信号,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国际合作,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力支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建设,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制定了《国际化办法》。
3个方面11个政策点全面支持创新主体
《国际化办法》拟从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集聚国际创新资源、国际交流合作这3个方面,11个政策点为创新主体提供支持。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一是支持成长型中小企业、领军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深化拓展与世界先进创新区域合作,推动北京市技术(服务)创新成果“走出去”。
二是支持创新主体在国(境)外设立实体化科技园区,通过提供配套设施及服务,促进科技企业集聚,搭建与国内的创新合作渠道。
三是支持创新主体在国(境)外设立孵化平台,通过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初创企业成长。
四是支持创新主体在国(境)外设立研发中心,通过国(境)外研发布局,把握世界前沿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集聚国际创新资源
一是实施外资研发中心研发激励计划,支持主要业务在国(境)外的投资者在中关村示范区设立外资研发中心或扩大研发投入。
二是支持国际科技组织、国际科研机构、跨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国际期刊等首次在京设立分支机构,运用国际规则吸引国际同行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三是支持中介机构开展跨国(境)技术转移服务,拓展国际技术转移渠道,推动技术成果、人才团队、国际组织落地和技术产品“走出去”,促进中关村示范区成为承接跨国(境)技术转移的重要目的地和对外辐射源。
国际交流合作
一是支持科研开放共享。鼓励创新主体与国际科技组织构建科技交流合作新模式,扩大创新资源共享、加强软硬件设施共建、开展创新治理研究。
二是支持创新主体组织重点学术会议及品牌性交流活动,开展国际交流研讨。
三是支持创新主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四是支持创新主体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对重点产业领域科技企业开展境外培训和国际人才交流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五大政策亮点
《国际化办法》具有五大亮点,分别是:
(一)支持技术(服务)“走出去”
大力培育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本土世界领军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提高海外优质资源配置能力,推动中关村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数字基础设施、技术联合攻关与创新应用等国际合作,带动“北京标准”“北京智造”和“北京服务”走出去。
(二)吸引国际机构在京落地
持续吸引国际科技组织、行业联盟、外资研发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在京集聚,推动形成国际组织集聚区,争取一批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研发机构落地发展。
(三)实施外资研发中心研发激励计划
为进一步支持外资企业在京发展,本市出台《北京市关于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的规定》,外资研发中心研发激励计划是规定的重要内容,通过研发激励促进外资研发机构在京设立和发展,扩大研发投入,激发城市创新活力。
(四)支持科研开放共享
以“开放、合作、共享”为主要理念的开放科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第四科研范式实践,是我们加强国际创新治理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一条重要途径。该政策点旨在推动北京探索打造开放科学“北京样板”,服务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五)支持打造国际学术期刊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路径。该政策点旨在加快我市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建设,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团,提升我市科技期刊综合实力及科技评价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学术环境,搭建好的学术平台,密切学术交流交往,营造浓郁学术氛围。
答记者问
《国际化办法》在支持国内创新主体“走出去”方面,有哪些利好措施?
郭睿:北京市拥有大量的优秀企业、丰富的创新资源,近些年涌现出小米、中科创达、诺和致源等一批科技企业,并且成功推动大量技术出海,为北京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环境注入了充足的力量。为了培育更多企业“走出去”,服务更多企业深入链接全球创新网络,《国际化办法》提出“融入全球网络”的支持方向,通过4个政策点为国内企业出海提供政策支持。
一是支持技术(服务)“走出去”。这一政策点,主要鼓励成长型中小企业、领军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深化拓展与世界先进创新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利用国(境)外应用场景促进本市技术迭代。?
二是支持创新主体在国(境)外设立实体化科技园区,通过提供配套设施及服务,促进科技企业集聚,搭建与国内的创新合作渠道。
三是支持创新主体在国(境)外设立孵化平台通过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初创企业成长。
四是支持创新主体在国(境)外设立研发中心,通过国(境)外研发布局,把握世界前沿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大力培育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本土世界领军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提高海外优质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海外研发布局,探索境外离岸孵化、中关村加速的跨境服务模式,推动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数字基础设施、技术联合攻关与创新应用等国际合作,带动“北京标准”“北京智造”和“北京服务”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