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规范性文件
  1.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国内贸易
  2. [发文机构] 北京市商务局
  3. [联合发文单位]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4. [实施日期] 2024-04-19
  5. [成文日期] 2024-04-18
  6. [发文字号] 京商消一字〔2024〕20号
  7. [废止日期]
  8. [发布日期] 2024-04-19
  9. [有效性]
  10. [文件来源] 政府公报 2024年 第23期(总第851期)

北京市商务局等8部门关于印发《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

打印
字号:        

京商消一字〔2024〕20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相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商务局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北京市水务局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北京市体育局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2024年4月18日  


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为顺应需求升级、科技创新、城市更新等新发展趋势,加快推动商文旅体农林水等多元消费业态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因地制宜、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充分发挥北京资源禀赋优势,夯实载体支撑、完善基础配套、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聚焦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发展,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形成新模式新场景,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力争到2025年底,初步构建商文旅体农林水等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发展生态格局,带动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持续提档升级,形成以多元消费业态高质量融合,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的良性循环。

  ——载体支撑不断强化。加快推动消费新地标建设和老旧消费设施改造升级,力争培育10个以上多元消费融合新项目,推出10个以上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商圈。

  ——新兴场景持续涌现。挖掘城市消费新空间,重点培育街区、近山、亲水、赛事、演艺、夜间、数字等7类多元消费融合场景,推出50个左右示范案例。

  ——产品服务出圈引流。鼓励市场主体跨界经营、异业合作,挖掘城市IP资源培育本土消费新品牌,推出10条以上多元消费融合代表线路。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跨部门、跨行业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统筹推进更加有力,鼓励各区、各部门结合区域特色、行业特点,出台一批支持政策。

  二、重点任务

  1.挖掘街区消费场景。深入挖掘街区历史文化内涵,充分整合商文旅体等资源,丰富茶饮店、咖啡店、书店、博物馆、美术馆、潮流运动馆等体验型业态,鼓励街区周边名胜古迹、名人故居等文化文物资源活化利用,规范开展特色展演活动。支持街区连廊等联通设施建设改造,美化道路、休憩等公共空间,不断提升街区消费品质。持续推动全国示范步行街、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创建工作。

  2.打造近山消费场景。依托京东、京北、京西等深山浅山优质资源,完善道路、栈道等基础设施,丰富精品民宿、餐饮等消费配套,进一步培育提升徒步、骑行、自驾、露营、冰雪、康养、农事体验等近山消费新场景。

  3.创新亲水消费场景。加强滨水空间规划建设和更新改造,为各类水上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和社会机构,选取防洪达标、基础设施完备、空间条件良好、文旅资源丰富的非饮用水源河段,利用有条件的水面空间、滩地空间、岸线空间,规范开展游船、龙舟、桨板、滑冰、徒步、骑行、垂钓、露营、观鸟等活动。引导商业空间“向水开放”,盘活滨水空间历史文化景观和商业价值。

  4.壮大演艺消费场景。紧抓“演艺之都”建设契机,依托文博、剧院等设施优势,加大文艺演出供给,强化与周边商业、体育等消费联动。挖掘文化产业园区、特色文化街区、大型商业综合体、艺术集聚区等空间资源,开发打造特色演艺新空间。

  5.激活赛事消费场景。发挥“双奥之城”场馆优势,持续提升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国际赛事影响力,积极申办国际体育组织的顶级赛历赛事,常态化举办骑行、飞盘等时尚潮流体育赛事活动。强化部门联动,促进赛事对住宿、餐饮、交通、零售、旅游等相关消费带动作用,挖掘体育赛事衍生品市场潜力。

  6.繁荣夜间消费场景。发挥“夜京城”特色消费地标、品质消费生活圈等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商场、博物馆、旅游景点等市场主体开发夜购、夜食、夜游等项目。加强夜间出行大数据分析,结合北京气候特点,优化地铁等城市交通运营时间,做好夜间消费出行保障,持续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不断丰富夜间消费供给,激发夜间消费潜力。

  7.拓展数字消费场景。加大人工智能、超高清、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在直播带货、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展览展出等消费场景应用,支持商场、景区、体育场馆等与元宇宙等互联网新技术企业对接,推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沉浸式数字消费新场景加快落地。大力支持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型产品研发应用。

  三、实施路径

  8.建设一批多元消费融合新项目。在环球影城×大运河、丽泽×首都商务新区等国际消费体验区、“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等重点区域,突出融合理念,创新规划设计,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国际消费枢纽等汇聚商业、文化、体育等多元业态的消费新地标。

  9.推动一批老旧消费设施改造升级。加快推动传统商场、体育馆、演出场所、博物馆、展览馆等升级改造,加强场景创新,加快推动中关村广场、通州区体育馆等改造升级项目落地,为消费者提供餐饮、购物、运动、康养、学习等一站式消费体验。

  10.打造一批多元消费融合集聚区。支持商圈丰富演艺、体育、文博等业态,打造一批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商圈。打造三里屯、南部、副中心等演艺集聚区。打造首钢园、新工体、城市绿心等10个体育消费集聚区。鼓励公园、景区提升运营水平,引入零售、餐饮、书店、文创店等业态,培育绿地消费。充分挖掘城市公共空间,完善消费业态配套,打造一批广场休闲消费集聚区。

  11.培育一批多元消费融合品牌。支持企业开展跨界经营、异业合作,拓展新产品和新体验,鼓励企业推出联合消费套票。丰富“北京礼物”商品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重点商圈、景区、公共文化空间开设一批“北京礼物”主题店。围绕通讯、学习、运动、娱乐等生活场景,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培育一批新消费品牌。支持商文旅体等传统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壮大一批领军企业。

  12.举办一批多元消费融合活动。依托“北京消费季”活动平台,强化全市跨领域、跨区域活动资源统筹联动,充分为商文旅体等各类市场主体助力引流,提升中国国际时装周、北京时装周、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音乐节等活动影响力,进一步发挥风向标作用。探索在展览展示、演出、赛事等活动期间,整合旅游休闲、美食体验、逛街购物等资源,推出一批多元消费融合主题线路,持续提升“漫步北京”等品牌影响力。

  13.搭建一批多元消费融合平台。发挥北京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优势,鼓励网络零售、本地生活、短视频、旅行服务等领域企业打造多元消费融合平台,强化对实体消费赋能,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利用AIGC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丰富消费平台的数字内容,发展短剧、数字资产等数字内容新消费。

  14.优化一批交通基础配套设施。支持大型消费设施与城市轨道交通等互联互通,加强慢行系统建设,强化智慧交通引导,加强周边停车资源共享统筹。支持有条件的地铁站点布局食品、饮料、文创商品、充电宝等智能售卖设施,更好满足通勤消费。

  四、保障措施

  15.强化统筹协调。用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统筹推动解决规划建设、活动审批等堵点、难点问题。支持各区结合资源禀赋探索多元消费融合实践路径。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支持会员企业深化合作。相关单位按职责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16.优化营商环境。以创新促改革,围绕新消费模式、新消费业态落地,加强证照办理、项目审批、活动审批、政策支持等方面跨部门联合会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规范新业态新模式市场秩序,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17.加强政策支持。强化市区及部门间政策协同,用好建设用地功能混合使用支持政策,推动商圈丰富消费业态,文体等设施完善商业配套,创新打造消费新空间新场景。

  18.深化宣传引导。统筹多领域、多渠道宣传资源,以服务消费者、服务市场主体为出发点,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手段,及时推出一批成效突出的创新示范案例,做好宣传推广。

分享:
相关政策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