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促进外商投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正式印发,围绕电信、数据跨境流动、医疗、绿色等重点领域提出15条具体措施,持续推进外商投资领域扩大开放。作为“两区”建设的排头兵,北京经开区在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又将如何发力?
以“两区”建设为引领,加大促进、服务外商投资力度,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电信、数据、医疗、绿色等重点领域开放,外资企业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外资企业资金流动、外籍员工居留等工作生活更加便利……瞄准目标,《方案》明确了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具体措施,包括健全外商投资准入管理、推动电信领域外资企业申请资质、提升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加大医疗领域开放力度等多项利好政策。在其中的多个方面,北京经开区已经先行先试,为优化外商投资营商环境提供了“亦庄样板”。
《方案》指出,提升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制定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提升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能力及便利度。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北京经开区充分发挥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在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制定方面,依托“两区”政策面对面等活动载体,组织小米汽车、北京奔驰等区内重点企业,收集企业实际需求,牵头编制形成了汽车行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方案》提到,鼓励外商投资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有关部门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对外商投资绿色低碳发展项目予以奖励。当下,向绿而行、因绿而兴正是区内多家外资企业的生动实践。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不仅将“可持续发展”融入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节能降碳”等标准作为选择供应商的关键,还通过投资可再生能源发电、提高能源效率和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力度等方式,计划在2029年减少约6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通过抵消剩余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同时,施耐德电气北京智慧园区认真践行施耐德电气供应商“零碳计划”,即在2025年助力全球前1000家供应商达成经营活动减碳50%的目标,赋能端到端供应链以及更为广泛的生态圈。
此外,《方案》还提到,发挥平台载体支撑作用,推动“两区”重点园区(组团)持续完善服务体系、招商体系,提升服务外资企业的水平,夯实园区发展基础。在外资服务方面,经开区出台了“外资9条”与“外企服务20条”,还打造了“两区”建设暨外资外贸服务专区,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一站式”涉外服务。在招商体系方面,经开区发布了全国首个针对外资企业引进中介的专项奖励政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资招商促进奖励办法》,与“外资9条”“外企服务20条”共同构成了围绕外资招商引资搭建的全场景政策体系。随着外资“磁吸力”持续释放,经开区已经与中国德国商会、琦心集团等多家机构完成“全球合作伙伴”签约,在新加坡、德国、美国等地设置海外招商代表处,全球招商网络正在加快完善。
目前,北京经开区已经集聚了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300家外资企业,103家世界500强公司投资了158个项目。下一步,北京经开区将以《方案》为引领,持续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打造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