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举办2024年首都司法行政系统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日期:2024-05-31 17:36    来源:北京市司法局

分享:
字号:        

  为进一步加强首都司法行政系统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架好与群众的“连心桥”,5月30日,北京市司法局举办2024年首都司法行政系统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市监狱局(市戒毒局)、各区司法局、各直属单位、各行业协会的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言人办公室负责人参加培训。

  北京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鲍雷作开班动员。

  鲍雷要求:

  增强做好新闻发布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思想站位,压实各级责任,坚持好例行新闻发布会制度,发挥好新闻发言人作用,保质保量完成新闻发布工作。

  切实担当起新闻发布工作的职责

  新闻发言人肩负着传递信息、解释政策、回应关切的重要职责,要确保发布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要注重日常储备,新闻发言人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做好日常积累。要把法言法语转化为群众语言,将复杂政策解读清楚,使媒体正确理解并传递给公众。要关注群众声音,善于倾听和回应公众关切。

  加强新闻发布工作的策划性和创新性

  前期策划方面,要把握好新闻宣传“时、度、效”,在群众关注、媒体追踪、基层需要的关键时间节点进行新闻发布。议题设置方面,要围绕中心工作热点,紧扣百姓民生。发布形式方面,可多采用直播、线上会议等方式,邀请与发布主题相关单位参加,从不同侧面反映司法行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展。对外宣传方面,要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用好新媒体阵地,加强工作联动,形成集群效应、倍增效应。

  培训为期1天,邀请上级主管单位领导、中国传媒大学专家学者等讲授新闻传播方面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司法行政实务具体分析。

  司法部法治宣传中心新闻发布处副处长苗晓雨以《司法行政新闻发布实践与创新》为题,详细介绍了司法行政新闻发布的主要形式、工作机制、新闻发布的策划与组织等内容。课程结合理论阐述、案例教学等形式,帮助新闻发言人提高媒介素养及新闻发布水平。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陈锐以《新闻发布如何把握受众心理》为题,从新闻传播的历史演变入手,结合现代对人类认知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输出”和“输入”两个角度,为学员带来了详实的新闻发布案例、生动的课堂实验、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和丰富的实战技法,在新闻发布工作“为什么”和“怎么做”之间搭建了坚实的理论桥梁。

  2023年以来,首都司法行政系统召开近30场新闻发布会,内容涉及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立法计划、行政复议等多个业务领域,吸引了全网超百万人次的关注。首都司法行政系统领导高度重视新闻发布工作,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崔杨及系统其他新闻发言人多次出席发布会,发布法治之声,回应群众关切。

  人民日报、法治日报、北京日报等媒体用笔尖、用镜头记录首都司法行政系统的新举措、新成果,这些报道“吸睛”无数,进一步提升了首都司法行政声音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未来,首都司法行政系统将不断创新新闻发布方式,拓宽传播渠道,让法治之声更加响亮,让法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 陈福勇

  这次培训课程安排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既提升了我们新闻发布工作的水平,也拓宽了视野,在和其他单位的交流中学到了经验,也发现了不足。接下来,我们将会积极贯彻新闻发布相关要求,将仲裁好声音更多更好地推向社会。

  朝阳区司法局办公室副主任 徐菲

  市司法局组织的此次培训,既有来自司法行政战线的同仁有料有趣的实战经验分享,又有来自一流传媒高校的教授学者结合最新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区司法局做好新时代新闻发布工作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会后我们将认真领会消化培训内容,做到学以致用,保质保量做好新闻发布工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