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地铁位于马家堡车辆段的架临修库。
第十六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简称“国际顾问会”)将于下周在京举行。届时,由世界知名跨国公司最高负责人组成的国际企业家顾问将围绕相关议题为北京发展建言献策。
3月15日,我们跟随市贸促会走访赛诺菲、普华永道、京港地铁等多家国际顾问会企业。这些企业深耕北京多年,持续加大投资、研发和创新业务布局,对“北京服务”的提升深有体验,对北京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和信心。
赛诺菲:
投研产全产业链布局北京
赛诺菲办公区位于国贸桥东南角的一栋大厦内。这家总部位于法国的制药巨头早在1982年就进入中国,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扎根中国的法国医药健康企业。入华42年,赛诺菲已为中国市场引入60余种创新药物和疫苗,覆盖免疫炎症、糖尿病、移植和预防等多领域。中国也成为赛诺菲全球的第二大市场,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进入中国,首先就来到北京。”赛诺菲大中华区副总裁朱海鸾表示,在改革开放初期进入中国市场,赛诺菲一直与北京共同成长和发展。到目前,这家跨国巨头已在北京建立集投资公司、研发中心、制造工厂于一体的全生产链。在华四个研发基地里,北京的是最大的一个。
1995年底,赛诺菲北京生产基地正式落子经开区。2022年,企业抓住北京“两区”建设的机遇,投资近5亿元启动北京生产基地胰岛素扩产项目。2023年6月,赛益宁灌装生产线项目落地启动,实现这一糖尿病领域创新复方制剂的本土化生产。北京生产基地现已成为赛诺菲在亚太区最大的胰岛素注射液生产基地,创新成果惠及中国乃至全球市场。
“未来,我们在北京主打三个维度的升级,创新升级、投资升级和本土化升级。”朱海鸾说,在京深耕发展的这些年来,企业真切感受到政府为外企持续营造开放、便利的投资环境,这也为赛诺菲在北京发展注入信心与力量。企业将持续加码研发、生产等投资布局,积极参与并推动北京世界级生物制药创新集群的发展。
普华永道:
当好“桥梁”推动可持续发展
自1981年在北京首次开设常驻代表处,普华永道来到北京拓展市场已有40余年。国贸桥西北角的北京财富中心A座近年来不断扩大的办公区,是其持续加大在京投入的见证。
普华永道中国北部市场及北京主管合伙人周星说,早在2005年,普华永道决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于是就在眼前的这座办公楼内租下2.2万平方米的办公区。如今,企业在北京的办公室已有4处,办公空间也进一步扩展到3.8万平方米,团队达到5500多人。无论是人员规模还是办公空间,这些年一直在加大在京投入。
作为一家审计、咨询、税务、交易并购等专业服务机构,普华永道业务网络遍布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周星说,中国市场一直是普华永道最为关注的市场之一,中国大市场是世界大机遇。
作为首都,北京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首要窗口,也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开放程度和创新能力最高的城市之一。过去这些年,普华永道为北京市及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科创企业成长、国有企业“走出去”、培育国际一流企业等多个方面持续提供专业服务。
三年前,北京提出“两区”建设,连续出台多个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外商投资、服务业开放等方面的重要政策措施。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全面提升“两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打造营商环境“北京服务”品牌,这些内容都让周星充满期待。
“我们期待接下来有更多企业、企业家、投资者来到中国、来到北京,切实体验当下各维度的发展。”她表示,普华永道将继续发挥自身桥梁作用,推动国内外各项标准的接轨,协助推动北京的可持续发展。
港铁公司:
成熟经验持续在京落地
4号线、大兴线、14号线、16号线、17号线……京港地铁目前在北京运营的地铁线已达5条,总里程约200公里。其中已开通运营里程190.4公里,占到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的23%——每天服务约200万人次的乘客出行。
2006年,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简称“港铁公司”)与京投公司、首创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京港地铁,开启参与北京地铁投资、建设与运营的探索,如今已成为京港两地合作的典范。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追明表示,过去十余年间,港铁公司在运营组织、客户服务和资产管理方面的成熟经验持续在北京落地。
“服务行业赢在细节。”他举例说,这些年京港地铁积极与残联等机构及残障人士沟通、交流,收集他们对于出行的反馈,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据此持续优化无障碍设施设备,按需定制各类地铁标识。
让地铁站点更加合理地融入周边商业、商务和公共服务功能之中,港铁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理念也逐渐在京落地。比如,北京正在推进站城融合发展、轨道交通微中心建设等,京港地铁与港铁公司也积极参与其中,并为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提供TOD支持。
“我们对北京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刘追明表示,京港地铁将继续拓展在京业务,借鉴港铁经验并结合北京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并支持北京的发展。(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