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剪一纸 现人间千种温情_非遗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非遗故事 | 一剪一纸 现人间千种温情  2024-03-08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作为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厚的人文情感。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年。逢年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墙上或窗上,成为节日里装点门窗的窗花、墙花、灯花,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浓郁喜庆。

宿珈涤是宿家剪纸第五代传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剪纸作品“祖国山河美 迷尚密云情”被国家党史馆参展并收藏。

宿珈涤从小耳濡目染,学习剪纸艺术。在祖母霍淑珍、父亲宿连安的精心教授下,仅5岁的宿珈涤已经对他们手中的“剪刀”和“一片千变万化的红纸”开始着迷。

宿珈涤最初从模仿奶奶和父亲的作品开始,后来自己开始创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非遗的认知,开始创作有特点有特色的剪纸作品。就这样,这把“剪刀”一拿起来,就再也不曾放下过。

每年端午节、春节,都能够剪出《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等简单的剪纸。初中时,已经能剪出比较复杂的图案,装裱成年画或窗花。上大学时,在参加大学生艺术展时获得过多次奖励。

在学习剪纸艺术中,宿珈涤从祖辈细腻精湛的剪纸作品中获得很大启发!台上的戏剧人物、身边的花草鱼虫都成了她剪刀下的新花样。经过多年不断摸索,感悟到剪纸艺术的高超意境。

她的剪纸作品涵盖了花鸟鱼虫、人物肖像、景点建筑等多个题材,展现了剪纸艺术的无限魅力。

40多年的勤“剪”不辍,加上在富有活力的持续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纸下运剪”“随手入形”的技艺特色,让宿珈涤的作品越来越受青睐。

近年来,宿珈涤的作品屡获殊荣,其代表作有《长城》《母亲》《密云水库》等。她坦言,剪纸不再是窗花,现在的剪纸是一门艺术,不但可以作为装饰品,还能作为艺术品提升文化内涵。

为了让剪纸技艺能够得以传承,宿珈涤在十几所中小学、幼儿园教授剪纸艺术,传授剪纸技艺方法。她制作的剪纸作品数不胜数,每一张剪纸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蕴藏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同时,她也在悉心教授农村无业家庭妇女、残疾人学习剪纸艺术,成为农村妇女和残疾人增收致富的一项技能。十余年间,教授在校学生5000余人、社区居民2000余人、农村妇女近千人。

宿珈涤一边把剪纸技艺带进校园、走进社区,提高现代人对剪纸的认知和喜爱,一边不断地开发新品,让剪纸融入生活,体现剪纸的自身价值。

宿珈涤说:“剪纸是一个非遗项目,能让孩子们在剪纸中找到自信,发挥想象力。除了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还能通过剪纸图案的创作,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宿珈涤的故事告诉我们,非遗剪纸不仅可以传承传统文化,还可以与现代结合,创造出更多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她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将剪纸艺术发扬光大,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化遗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