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主持人: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收听收看的是由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主办的“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直播访谈节目,大家好!我是主持人黄彦。我们依然是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全媒体传播平台,您可以通过北京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BRTV新闻频道、人民视频、北京日报客户端、新京报客户端、千龙网、首都之窗、北京发布、北京时间、以及听听FM实时收听收看我们的节目。今天是第四期,聚焦保障人民健康,来介绍一下今天做客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我们对话的政府部门一把手是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钟东波。钟书记您好。
-
嘉宾
钟东波: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
嘉宾
钟东波:感谢你们给我们记录了这么多数据,过去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对于党和国家而言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一百周年的华诞。
2021年,对于卫生系统来讲,我们努力奋斗、勇毅前行,全力保障首都人民健康安全,是卫生健康事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的一年。
这一年中,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人民健康需要,统筹重大活动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建党一百周年保障任务以及冬奥会保障任务顺利圆满完成,常态化疫情防控卓有成效,卫生健康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老百姓在健康方面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所以说确实是特别不容易的。
还有这一年中,北京40多万卫生健康工作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和伟大的抗疫精神,医者仁心,白衣执甲,很好地履行了我们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
主持人
主持人:真的不容易。
-
嘉宾
钟东波:而且涌现出了很多先进典型,比如大家熟知的时代楷模李桓英、最美防痨人马玙,还有我们的“疾控网红”庞星火。
-
主持人
主持人:大家都很熟悉了,老在新闻发布会上看到她。
-
嘉宾
钟东波:此外还有北京榜样童朝晖教授等等,他们都是我们卫生战线的先进代表,借此机会向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工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你们辛苦了!
同时在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工作中,人民群众是真正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的工作很难取得成效,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健康委,向广大市民朋友表示感谢。
-
主持人
主持人:要向医务工作者表示感谢,你们辛苦了!
接下来说一说冬奥会,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冬奥会就要开幕了,在医疗防疫方面做了什么准备?
-
嘉宾
钟东波:按照中央确定的“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我们全系统也是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工作。目前可以说,我们各项工作都已经准备就绪,我们准备好了,北京准备好了。
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方面,高标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我们这次办赛的最大考验,我们总的策略就八个字两方面,一个是“远端管控”,另一个是“闭环管理”。我们要加强远端管控,最大限度阻断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全过程地加强闭环管理,确保疫情风险不外溢到城市面,保障首都安全,同时保障赛事顺利进行,运动员健康安全。为此,我们制定了11个方面的防疫技术文件。
-
主持人
主持人:11个文件?
-
嘉宾
钟东波:对,选拔了一些公共卫生人员进行保障,为了工作做得更细致,我们指导各场馆细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方案,做到“一馆一策”、“一场一策”、“一店一策”。同时,我们坚持冬奥防疫和城市防疫全面融合,一体化推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输入性聚集疫情,不造成本土传播,这是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工作。
第二方面,全力做好医疗保障工作,大家知道冰雪运动是一项高风险的运动。
-
主持人
主持人:对,运动员发生损伤的概率还是蛮高的。
-
嘉宾
钟东波:很高,像钢架雪车时速能达到140公里,所以一旦受伤对于运动员的身体损害是非常大的。
-
主持人
主持人:要及时救治。
-
嘉宾
钟东波:及时救治是冬奥会保障的重要工作。场馆救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场馆的医疗保障,我们确定了17家场馆保障医院,包括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积水潭医院等,派驻了超过1300名的医务人员。
-
主持人
主持人:这都是咱们北京的好医院的好大夫。
-
嘉宾
钟东波:没错,在场馆内我们设置了88个医疗站,配备了74辆救护车,其中54辆是负压救护车,做好场馆医疗保障。
另外一方面,有的情况当场处理不了,必须要到医院,我们又确定了18家定点收治医院。
-
主持人
主持人:送医救治?
-
嘉宾
钟东波:是,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院区、还有安贞医院等等,为避免不同风险伤病员流线交叉,18家定点收治医院采取精准分类收治措施,每个医院都配置了很强的队伍,设置了专区、专室、专用诊疗设备,这样既保证服务顺畅高效进行,同时也便于闭环管理,防止疫情外溢到城市面。我们这方面应该说做得还是很充分的。
同时我们在北京冬奥村和延庆冬奥村开设了两个综合诊所,设置了18个科室,满足赛时每日16小时基本门诊和24小时紧急救治需求。
另外,我们建立了赛时急救转运统一调度指挥、血液保障供应等机制,确保医疗救治万无一失。
-
主持人
主持人:可以说已经准备得非常周全了,我们静等冬奥会的胜利召开。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说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建设方面还是做得很不错的,还是有经验跟大家分享的。
-
嘉宾
钟东波:坚持就是胜利,我们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坚持“防范在先,动态清零”的总方针。
首都疫情防控概括起来就是“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防控、有效救治”,如果要加再加个“人文关怀”。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核心就是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完善全市监测预警机制,确保我们能够及时发现病例,实现“动态清零”。为此,我们在全市680余家传染病诊疗机构开展传染病报告,有80余家发热门诊、150余家肠道门诊开展病例监测,28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发热筛查哨点,全市诊所、门诊部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11种症状监测报告系统,我们整合了超过1000家药店,监测患者采购四类药品的情况。
另外,社会面上我们也建立了多个方面的监测体系,包括口岸、机场、车站、市场等场所,都建立了监测预警机制,构建了覆盖七大交通枢纽、各中小学校的传染病动态监测系统。建立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环境及快递等行业人员常态化监测机制,确保疫情及时发现。
第二方面,提升快速处置和精准防控能力。我市建立了“百名流行病学调查专家”队伍和全市3600人的流调队伍,我们综合运用流行病学调查、大数据比对、核酸检测、基因组测序分析,及时查清传播链条、查清疫情源头,确保及时切断疫情的传播。我们精准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我们持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目前每日检测能力达到了156.3万单样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全员筛查。
-
主持人
主持人:可以很迅速地展开?
-
嘉宾
钟东波:对,全市核酸采样点有316个,有44个检测机构可以提供全天24小时检测服务。北京加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止到昨天下午,全市各区共配备预防接种人员1.8万余人,医疗救治人员3100多人,急救车近300辆,全市累计接种5725万剂、2247.8万人。这个在全国应该是第一阵营的。
-
主持人
主持人:疫苗接种的普及率非常高。
-
嘉宾
钟东波:对。另外我们也加强人文关怀,疫情防控有力度也要有温度,让大家感觉到温暖。我们在隔离点和管控区、封控区等做好生活保障,保证医疗服务需求。尤其是对于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人群提供医疗保障,另外我们还做了一些心理方面的抚慰工作等等,这样让大家能够团结一心、共同抗疫。
给大家讲一个案例,去年年初顺义区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有一个年轻的母亲确诊,送到地坛医院进行治疗。她的先生和她8个月大的婴儿作为密接进行隔离,但这个婴儿不吃奶粉。
-
主持人
主持人:等于妈妈确诊了,没有办法给孩子喂奶了,孩子吃什么呢?
-
嘉宾
钟东波:当时顺义区卫健委和区妇联在全区动员年轻妈妈捐献母乳,大概收集了200余袋,保证这个婴儿的口粮。
-
主持人
主持人:宝宝的口粮有了。
-
嘉宾
钟东波:对,又加强育婴的指导,整个过程都非常顺畅,应该说体现了人文关怀。
-
主持人
主持人:真的是非常温暖,刚才您提到了有效救治,去年10月份的疫情北京市出现了危重症的病例,经过医务人员的全力救治,转危为安了,医疗救治方面有哪些措施?
-
嘉宾
钟东波:我们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集中全市最好的医疗资源确保“零死亡”。
2021年全年地坛医院收治的确诊病例是224例,本土病例全部康复出院,实现“零死亡”。我们做了几方面工作:
第一,完善救治网络,提升救治能力。按照军地央地协同、平战结合的原则,我们构建了传染病救治网络,我们有三家定点医院,包括地坛医院、佑安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两家后备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小汤山医院,建立了分级响应机制。去年很幸运,我们防控特别好,我们全年仅动用了地坛医院,其他几家医院都没用上。
-
主持人
主持人:备用的都没用上?太好了,说明咱们北京做得好。
-
嘉宾
钟东波:我们准备了1420间负压病房,还有197辆负压救护车,组建了由国家和市级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治专家组,特别是专门组建了危重患者救治专家组。
第二方面,我们坚持中西医并重,科学精心救治。我们按照中央要求实行“四集中”,患者、专家、资源和救治“四集中”原则,所有的病例都在地坛医院,这样可以提供高水平、专业化的救治服务,确保救治的效果。我们实行多学科专家集体会诊和会商,制定“一人一策”诊治方案,因为基本上单个学科是没有办法有效救治的。我们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治疗参与率100%。另外,我们根据患者临床分期,早期、发展期、重症期、危重症期,每个期间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和原则,精准地实施治疗手段,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第三方面,最大限度地提升危重症患者救治效果。统筹全市专家资源,我们成立了包含重症、呼吸、内分泌、中西医等学科的专家组,必要的时候还邀请国家级专家参与远程会诊,给予精准个体化治疗。
对于个案救治,市领导也很关心,在我们内部的疫情防控调度会上市领导特别关心,还有市领导专门到医院去探访,鼓励患者要配合医生救治。另外,我们地坛医院也非常给力,他们专门有ICU团队,密切监测病人的生理和病理指标变化,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我们所有的危重症患者全部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
主持人
主持人:太棒了,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是承担着百姓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基层防控网的重要性,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记者到北京市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看一看。
(播放短片)
-
主持人
主持人:各位朋友,您现在收听收看的是我们在两会现场为您直播的“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访谈节目,今天我们对话的一把手是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钟东波。
刚才我们看了这个短片,马家堡社区服务中心非常好,很多朋友可能就想问我们家附近有没有这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呢?目前咱们北京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机构的覆盖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
嘉宾
钟东波:基层卫生机构其实就是我们讲的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是我们身边的医生。同时也是我们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我们抓住“强基层”这个重点,按照动态覆盖、筑牢网底、提升能力、强化服务、普惠居民的思路,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做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动态实现基层卫生服务全覆盖。我们按照每个街道、乡镇设置一个卫生服务中心,两个社区设置一个基层卫生服务站,这样的标准来建设我们的网络,这样老百姓就可以就近获得卫生健康服务。可以这么说,在城镇是15分钟,远郊平原是20分钟,在山区是30分钟,大家就可以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主持人
主持人:比较方便。
-
嘉宾
钟东波:对,去年特别值得点赞的就是在市领导的推动之下,对原来没有村卫生室的650个村,通过一年的努力,已全部完成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站的建设并投入使用,配备了922名医务人员,这些村的群众就可以就近享受到服务。
第二个方面,努力提升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一方面我们通过持续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另外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病特色科室建设,2021年围绕高血压病等七个专病建设完成100个标准化的专病特色科室。
我们还针对群众反映的社区缺药问题,所有的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药品登记制度,去年有5934名患者做了用药需求登记,对其中符合条件的,社区都为他们采购了药品。
还有一项,我们社区叫推动基层预约转诊,全市100余家二三级医疗机构为基层优先提供号源,这样患者在基层就可以挂到大医院的号,这样方便了患者就医,提高了居民基层首诊率。
还有,我们稳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重点人群的签约率保持在90%以上,而且像你刚才提到的马家堡,通过“智慧家医”,服务就更加精准,可以讲它不仅可以在医疗机构,在家里也可以进行动态监测和管控,这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
主持人
主持人:也很方便。
-
嘉宾
钟东波:对。另外还有包括五类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阻肺,提供长期处方服务,去年服务量达到了375.7万人次,可以讲是非常受老百姓欢迎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网底作用发挥得特别充分,比如去年我们新建了28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哨点,有效地发挥了探头作用。疫苗接种的医务人员中,有医院派的,也有社区派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派的人员达到了103.8万人次,社区管控的密接者、高风险人群累计达到16.5万人,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医学观察的达到了97.1万人次。
另外,像前面提到的,我们对药店销售四类药品要有一个跟踪随访,也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开展。去年对购买比如说退热、咳嗽药品,进行电话的随访大概有165.1万人次,其中后来上门采样的有5万人次,转至发热门诊的有2119人次。应该说基层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主持人
主持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北京是名副其实的“老”北京了,2025年北京的老年人口将达到500万,进入一个中度人口老龄化的时期,老年人对现在的诊疗服务是不是满意?又有哪些需求希望得到满足呢?我们也跟随记者一起到街头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
主持人
主持人:老年人健康需求是综合的、连续的,他既要有日常就近的健康管理,也有转诊的需求。应该说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北京市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发展得怎么样?尤其是医养、康养的要求现在也是比较多,怎么样得到满足?咱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呢?
-
嘉宾
钟东波:你说得非常对,老年人的第一需求就是得到适当的医疗服务,所以我们也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构建了“六位一体”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即健康促进、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
这其中有几项工作比较突出,一个是我们做好老年人的预防保健,重点开展了老年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居家上门医疗服务等等,目前全市有2536所医疗机构登记了巡诊、家庭病床服务方式,可开展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免费为16个区老年人开展脑健康体检服务。
-
主持人
主持人:这是预防健康方面的保健?
-
嘉宾
钟东波:对,去年是完成了27.86万人,应该说数量不少。其中对3.67万名认知损害高风险老年人,进行了健康干预,这是一方面。
-
主持人
主持人:那么看病就医方面怎么解决呢?
-
嘉宾
钟东波:看病就医方面,我们主要是积极推进综合医院来设老年医学科,到目前为止,我们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科的设置率达到49%,将近一半都设立了,这个比全国水平要高21个百分点。
-
主持人
主持人:好棒。
-
嘉宾
钟东波:另外,还要让老年人看病更方便,我们率先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老年健康规范化建设。全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成218家,累计达到47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规范化建设完成了275家,这些机构为老年人开设挂号、就医、无健康码等绿色通道,提供多种方式的预约挂号,方便老人看病就医。
此外,我们加快涉老医疗机构的建设,比如像康复护理方面,我们目前全市有18家康复医院,248家医疗机构设置了康复医学科,各类床位数达到了8432张,比前几年有明显的提高。
在护理机构方面,全市登记设置了护理院8所、护理站20所、床位520张。在安宁疗护方面,我们确定了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医院作为全市的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另外确定了9家医院作为北京市首批安宁疗护示范基地,目前在全市开展安宁疗护的机构达到74家,开放安宁疗护床位901张,比2019年年底增加了近40%。
第四个方面,深化医养结合,促进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服务衔接。我们依托北京老年医院建设北京市医养结合远程协同中心,对全市的医养结合工作进行指导。截至2021年底,全市医养结合机构总数达到200家,医养结合床位6.15万张,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实现了全覆盖。
-
主持人
主持人:好,我们也在这里祝愿大家都能够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共同来建设健康北京。
今天也非常感谢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钟东波做客我们的节目,谢谢您。
-
嘉宾
钟东波:谢谢,谢谢大家的支持。
-
主持人
主持人:朋友们,您也可以通过北京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BRTV新闻频道、人民视频、北京日报客户端、新京报客户端、千龙网、首都之窗、北京发布、北京时间、听听FM回听回看我们的节目。
由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主办的“市民对话一把手”系列直播访谈节目,今天是2022年“两会”上的最后一期了,我们今天再次感谢钟书记做客我们的演播室,谢谢您。也感谢各位朋友收听、收看我们的节目,朋友们我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