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叶昶: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本场是系列主题发布会的第二十六场,主题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展与成效”。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北京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也是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首都北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首都功能定位,全力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取得显著成效。
为向大家更好地介绍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张继红先生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林剑华先生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姜军成先生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 唐超女士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伊元甲先生
各位发布人将向大家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先生介绍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展与成效。
-
嘉宾
张继红: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按照“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安排,今天,我和市有关部门、相关区的负责同志,共同发布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有关情况。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变化。我国创新指数在全球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到2024年的第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擘画了首都创新发展宏伟蓝图。我们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论述和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聚精会神抓好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科技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年总书记到北京视察工作并提出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以来,北京科技事业取得重要进展和丰硕成果。
经过十年的砥砺奋进,北京步入“五个全球前列”。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报告显示,北京2017年以来连续蝉联全球榜首;2023年北京高被引科学家数量达到411人次,位居全球创新城市的首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榜单显示,北京排名全球第三;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清华大学共同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显示,北京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三;近几年,北京R&D经费投入强度一直保持在6%以上,位居全球创新型城市的前列,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达到16%左右,接近创新先进国家水平。
经过十年的拼搏进取,北京实现“六个创新倍增”。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四倍多,从2014年的48件提高到了2023年的262件;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一倍多,从2014年的3136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8536亿元,约占全国13.9%,位居国内第一;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增长了一倍多,从2014年日均146家提高到2023年日均337家,平均每5分钟就诞生1家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也增长一倍多,从2014年的1.04万家提高到2023年的2.83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了一倍多,从2014年的4738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11859亿元;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增长一倍多,从2014年的3.6万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8.7万亿元。
十年来,北京市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注重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五子之首”,充分发挥“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的作用,以增强原始创新策源能力为根本,以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主线,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快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引领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主要进展和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创新顶层设计,细化落实发展蓝图。去年5月,科技部、北京市等12家单位联合印发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今年1月,中央科技委印发了《关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细化76项重点任务,30多个中央单位协同支持北京科技事业的发展。今年3月,《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实现了以良法善治护航科技创新。在相关国家部委支持下,北京市连续8年部署实施1757项科创中心建设年度重点任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抓创新,辐射和带动了工作全局。
第二,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标准建设和运行在京国家实验室,服务全国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支持清华大学与昌平区共建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目前,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有77家,约占全国总数的28%。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布局建设9家新型研发机构,涌现出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智能脑机接口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发挥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创新功能,近三年来,累计支持2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1400余项北京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出台了北京市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指引、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了27个创新联合体,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依托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37个重大设施平台,20个已进入了科研状态。
第三,布局重大科技任务,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深化基础研究,聚焦前沿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4大基础研究领域,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7个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以及若干学科交叉领域,从源头和底层解决一批重大科技问题,探索催生颠覆性创新。完善“市-区-企业”设立自然科学联合基金机制,强化基础研究问题导向,将企业的具体技术需求转化为科学问题,累计设立11支联合基金,总规模6.65亿元,企业参与数量和出资额均居全国省级基金的首位。针对国家和北京市战略急需,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科学仪器等领域,开展9大方面专项攻坚行动,探索“企业出题、政府搭台、揭榜挂帅”的新型科研组织方式,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目前,在智能计算芯片、无液氦稀释制冷机等方面已取得重要突破,高质量的科技源头供给能力持续得到增强。
第四,建强主平台主阵地,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北京市联合印发《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部署并实施50项重大任务。注重“一园一方案”深化中关村分园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建立分园议事协调机制,逐步形成适合区情、运转有效的分园运营管理模式。提升中关村“一区多园”发展质量,打造东升科技园、朝阳互联网3.0产业基地等23家特色产业园区。构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与服务体系,重点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发展壮大,坚持多措并举促进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三城一区”的发展,印发促进联动发展的若干措施,2023年“一区”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超过270项,同比增长13%;“三城一区”所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万亿元,约占全市经济总量的四成。
第五,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医药健康领域,印发第三轮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前瞻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AI医疗等技术路线,2023年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近9800亿元,为迈向万亿级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布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等政策,着力打造全栈国产化技术创新体系,相关企业超过2200家,约占全国总数的近四成;备案上线大模型82款,约占全国的45%,数量居全国第一;核心产值突破2680亿元。同时,发布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围绕未来信息等6大领域,布局6G通信、合成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个新领域新赛道。目前,全市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8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第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落实中央深改委工作部署和要求,深化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研发准备金、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24项改革措施全面落地,部市出台50余项配套政策,充分释放了创新主体活力。国务院批复设立以研发创新为主要特色的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人民银行等9部委支持建设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设立50亿元的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市政府设立了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8支产业投资基金,达到千亿级规模,带动了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促进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依托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目前,近80%的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4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承担。
第七,推进科技开放创新,提升北京创新位势。办好中关村论坛,升级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2024论坛年会吸引了102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与,促成了300余个项目签约。成功举办两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为国内外学者搭建基础科学前沿的交流平台。支持办好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活动,成功申办国际科技园区协会2025年世界大会。出台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在京发展了16条措施,吸引和集聚优质国际创新资源,约90%的外资研发中心分布在高精尖产业领域。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建立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专题工作组机制,共同开展基础研究,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六链五群”产业协同开展工作,北京输出到津冀地区的技术合同逐年上升,2023年达到748亿元,同比增长了109%。重点推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发展,去年8月挂牌运营以来,已经有107家企业注册入驻到这个园区。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力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先生的发布。
下面,有请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先生介绍怀柔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与开放运行情况。
-
嘉宾
林剑华: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化部市共建、院市合作,在怀柔科学城持续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各项工作,特别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取得了新的成效。
第一,设施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集群初步形成。
怀柔科学城围绕物质、空间、生命、地球系统、信息与智能五大领域,已布局37个科技设施平台项目,包括6个大装置、17个科教基础设施、14个交叉研究平台,是全国重大科技设施密度最强的地区之一。其中,“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土建工程全部竣工,20个设施平台已进入科研状态,9个加紧设备安装调试,年底有望全部进入科研状态。
大装置中,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存储全环贯通并进入联调阶段,具体年底发射第一束光更进一步。科技基础设施中,深部资源和环境污染物识别平台进入科研状态,脑认知图谱力争年内进入试运行。交叉研究平台中,激光加速中心通过性能工艺和设备验收。“十四五”时期新布局的8个设施平台加快开工建设,分子影像和医学诊疗探针平台主体工程已经开工,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预计11月份主体工程开工,创新细胞技术研发平台等6个科教基础设施平台项目力争年内开工。
第二,设施平台高效运行开放,协同开放的创新生态加快形成。
一是设施开放持续发力,首批对外开放的7个科技设施平台累计服务用户330余家,其中企业用户70余家,国际用户20余家。累计对外开放机时超过90万小时,支持研究课题1000余项。比如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已服务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350余项课程,获批机时5.6亿核小时。综合极端条件试验装置,20个实验站全部对外开放,累计开放机时30余万小时。材料基因组、清洁能源等5个交叉研究平台,累计开放机时超过60万小时。
二是国际交流持续深入。今年我们成功举办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论坛和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10个科技设施平台面向全球开放共享,成功召开第二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吸引40余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得主在内的千名科学家齐聚北京,区域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年内还将举办第四届北京大学怀柔论坛等活动,目前各项筹备工作顺利推进中。
第三,成果产出和转化齐头并进,引领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
坚持边建边运行边产出,充分发挥设施平台载体优势,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25项,产出重大科技成果200余项。世界首台可以存储环模式运行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增强器出束等四项世界级的创新成果,在2024年中关村论坛上发布。在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产出,实现技术引领方面初见成效。
坚持成果转化生态建设,新转化射频超导加速腔、无液氦稀释制冷机、双腔无导线左束支心脏起搏器等一批标志性的项目。围绕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打造了概念验证和小试中试平台,加快建设专业孵化器和标准厂房等配套空间,新设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怀柔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怀柔科学城服务中心,计划五年内培养集聚3000余名技术经理人和卓越工程师,每年转化高水平科技成果不少于20项。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打造国际战略科技力量、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深化改革创新等持续发力,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设施平台的建设和开放运行,加速建设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先生的发布。
下面,有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军成先生介绍未来产业发展成效。
-
嘉宾
姜军成: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感谢媒体记者朋友们及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我市未来产业的关心和支持。以下,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市未来产业发展有关情况。
未来产业作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与多领域深度融合的产业,是新质生产力最直观的体现,也是推动首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战场、新赛道。2023年我市发布《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我们立足北京科技和产业资源优势,聚焦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6大领域20个细分方向抢占发展先机,形成体系化布局、多元化创新、全要素保障、集群化发展的产业特点。
一是发挥政策引领作用,产业发展形成体系化布局。全市围绕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氢能、商业航天、卫星网络等12个领域已制定了32项相关细化方案,正在制定脑机接口、石墨烯等领域9个专项政策。总体方案和细化方案共同构成的“1+20”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为未来产业各领域发展提供有力指引。
二是强化产学研合作,产业研究呈现多元化创新。聚焦产业关键问题突破和原创技术产业化,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已在未来产业17个细分方向创建了28个创新平台,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即将成为部市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在推动6G、元宇宙、氢能、合成生物、商业航天等领域新建或优化7家创新平台。面向海内外创新团队、科研机构、大中小企业组织未来产业创新项目,得到430余家单位、创新联合体的踊跃响应,后续我们将根据项目的技术基础、团队实力、资金投入情况进行评估,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未来产业潜力企业,以“项目支持+招商落地”的方式促进全球创新资源参与北京未来产业发展。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产业培育实现全要素保障。强化投资基金投小投早导向,截至今年8月底,新设8支市级政府投资基金完成投决的项目中,未来产业方向有11个(占比24.44%),投资金额11.66亿元(占比23%)。积极打造未来产业应用场景,首个机器人公园在玉渊潭启动,20余项机器人产品集中应用示范;首个全国元宇宙数字体验综合体落地首钢园,12个元宇宙项目首发首展;大兴机场周边开通自动驾驶载人示范,运行服务里程近30万公里。打造产业交流国际平台,通过中关村论坛、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平台,为未来产业各细分领域打造创新成果交流平台,彰显北京发展未来产业的成果和信心。
四是发挥区域优势,产业态势显现集群化发展。我市部分区域未来产业形成高地,海淀聚集近千家人工智能企业,门头沟人工智能产业依托京西智谷不断提升,朝阳、石景山已成为元宇宙产业高地,昌平脑机接口产业具有显著优势,经开区、海淀加速星、箭、终端等技术突破,房山在新型储能、大兴在氢能、平谷在合成生物领域已经形成特色鲜明的发展态势。近期我们发布了未来产业育新基地建设方案,首批拟建设10家左右企业集聚、特色明显的育新基地,并将按照有关工作部署,在人工智能、未来健康等领域争取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在京落地。
总体上,我市未来产业布局更加清晰、企业创新活跃度更高、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月之暗面发布200万字国内最长上下文的大模型技术。量子院研发的量子直接通信样机创造了100公里世界最长通信距离,玻色量子发布新一代550光量子计算机。中国电信会同银河航天等单位,完成国内首次6G星地链路外场地面测试。“北脑二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猕猴对二维运动光标的灵巧脑控。部市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制出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蓝箭航天成功实施我国民企首次可重复使用火箭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我市未来产业的发展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我们将统筹做好政策布局、加强企业培育与服务、推动重大平台项目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全力推进我市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军成先生的发布。
下面,有请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唐超女士介绍中关村科学城基础研究及核心技术攻关工作进展及成效。
-
嘉宾
唐超: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下面由我介绍中关村科学城基础研究及核心技术攻关工作进展与成效。
中关村科学城基础研究实力雄厚,拥有清华、北大等在内的普通高校37所,其中985高校全市8所均位于海淀,211高校19所,占全市的73%;拥有2家国家实验室、国家级科研院所96家、重组后的全国重点实验室52家,驻区单位主持完成2023年国家科技奖40项,占北京市的68.9%。中关村科学城积极发挥科技资源禀赋,以基础研究及核心技术攻关引领高质量发展。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今年以来,海淀区与清华、北大、北航、北邮等7所高校签署共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合作备忘录,围绕共建重大创新平台、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开展合作。紧抓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契机,聚焦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重点领域,加强服务保障。支持布局前瞻性技术研究,支持量子院、智源院、通研院、微芯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深入发展,开展前沿核心技术攻关,产生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如量子院制备的“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打破世界纪录。
二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采用“市-区-企业”三级共同出资方式,设立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由企业“出题”、高校院所优势科研力量“作答”,精准引导基础科学研究解决实际产业难题。基金设立8年来,资助在京高校院所优秀团队承担无线电信、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基础研究项目近600项,不仅支持形成了一批基础研究成果,而且还通过协同攻关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成立了中科海纳、瑞莱智慧等一批潜在独角兽企业。此外,海淀区积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持续加大为基础研究赋能力度,通过“国家-市-区”三级协同,吸引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内的全国优秀科研团队申报项目600余项,围绕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前瞻领域开展联合重点攻关,为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加速赋能。
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海淀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27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63家,均占全市30%以上。同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4家,独角兽企业47家,均占全市40%以上。当前,海淀区正在加快构建“1+X+1”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建设全球人工智能策源地和产业高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商业航天、具身智能、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市区协同,支持小米、百度等头部企业发挥“链主”作用,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提升产业链共性技术水平。同时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搭建共性技术平台等方式,以政策为导向,以资金为助力,支持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和科研组织的主体,引导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型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四是加速前沿技术项目转化。支持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工作,通过举办前沿技术论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等活动,挖掘、培育、落地一批优质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支持前沿技术孵化,打造奇绩创坛、创新工场、巢生等标杆孵化器,区内已有各类创业孵化机构180余家,孵化面积200余万平米。同时针对产业共性需求,搭建共性技术平台,补齐实验室成果向产业转化推进的短板。强化成果产业化的资本支撑,目前已完成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首期50亿规模投资,今年又发起成立50亿成长基金二期,投资前沿技术企业和创新项目,预计撬动社会资本200亿元,通过多元化基金合作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下一步,海淀区将进一步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攻关力量组织,完善政策措施和创新生态,支持创新主体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合作,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和转化落地,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唐超女士的发布。
下面,有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伊元甲先生介绍经开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成效。
-
嘉宾
伊元甲: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经开区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工作情况。
经开区围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的功能定位,打造新质生产力产业创新示范区,推动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上半年,亦庄新城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2%,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作用更加凸显。
第一,以落实国家战略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聚力建设四大战略任务产业集群。一是打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高地,上半年,双“1+1”工程加快推进,中芯京城、长鑫集电产能提升一倍以上,装备规模稳居全国首位,全产业链产值实现428亿元,同比增长48.5%。二是加速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正在推进3.0阶段相关建设,正在推进600平方公里全覆盖,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不断验证推广。三是提升国家信创基地集聚效能,新落地中国通用大数据、中兴北方总部、雄帝北方总部等47个项目,企业落地数和产出贡献增长率同比均增长超30%,建成国内自主可控度最高的“CPU+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底座。四是打造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和全域人工智能之城,投用人工智能训练基地,推动全市首个大规模存储数据中心转型为算力中心,智算总规模达5000P,率先落地监管沙盒机制,汇聚25家企业30余个大模型高质量数据集。
第二,持续巩固壮大四大主导产业,谋划布局六大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具有亦庄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在四大主导产业方面。一是做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巩固新型显示产业优势,支持京东方建设中国大陆首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带动冠捷、康宁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京东方B20项目,前瞻打造以VR/AR为引领的元宇宙硬件生态。二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发展趋势,形成以北京奔驰为龙头的高端汽车产业体系,以小米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和以国汽智联为引领的智能网联产业体系。三是打造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高地,坚持大平台、大品种、大生态发展,集聚全产业链企业4900余家,保障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落地,积极布局细胞基因治疗和高端医疗装备智造两大战略领域产业链,全力打造国际医药创新公园,获批临床一类新药占全市57%。四是壮大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规模,落实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任务,承接100亿元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落地,打造蚂蚁工场、江丰精加工中心等平台,累计集聚规上智能制造企业113家。
未来产业方面。打造空天街区,构建星箭一体发展格局。发布全球首个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攻克“拟人奔跑”这一人形机器人研发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举办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论坛,启用合成生物制造公共技术平台。吸引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史太白、英国P4精准医疗落户。我们将重点布局58个空间载体,超6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加快优势领域率先发展。
在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打造全国首个以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为核心的综保区。
下一步,北京经开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乘势而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都新实践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伊元甲先生的发布。
下面把时间交给各位记者朋友,请大家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第一排这位女士。
-
记者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记者:谢谢主持人!我的问题提给林剑华主任,刚刚您介绍了怀柔科学城的相关情况,那么怀柔科学城围绕用好科技基础设施,谋划新的设施,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下一步还有哪些新的考虑呢?谢谢!
-
嘉宾
林剑华:好的,谢谢您的提问。
怀柔科学城已经进入建设和运行产出并重的阶段,下一步还要围绕四个方面进一步的发力。
第一,着力推动设施平台的开放共享。一是加强机制和信息平台的建设,发挥好怀柔科学城、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理事会的统筹协调作用,这个理事会也刚刚开过,是由部市高层构成的。形成设施平台开放共享的有效机制和制度。同时,搭建开放共享的信息平台服务,在信息共享、功能衔接、机时预计等方面提供更大的便利。二是推进设施平台向企业开放,促进设施平台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三是推动设施平台向国际开放,依托设施平台加强国际创新合作,谋划大科学计划等全球科技合作项目。
第二,着力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坚持“科学+城”融合发展,让更多人才能够更加便捷、更加安心、更加舒适地在怀柔科学城工作生活。一是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科学城和怀柔汇都对外交通需求,服务科研人员通勤便利化,规划建设京密高速,研究谋划三城联络线。二是加快第三实验学校、第二实验学校等项目的建设和前期工作,增加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供给。同时,提升医疗服务的综合能力,加强教育、医疗、服务的保障水平。三是按照国际化标准,充分发挥怀柔的生态优势,提升科学城商业、住宿、餐饮、文化体育等配套的建设和运营能力,打造科学家理想之城。
第三,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一是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建设孵化平台,中试验证平台,与大装置科教基础设施交叉研究平台形成有效互动,构建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二是建设专业化的产业园区,加快怀柔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集聚区,怀柔城东区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围绕仪器传感器、生命科学等领域,提升产业化项目的承载能力。
第四,着力谋划新的科技基础设施,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国家和本市对科技设施的需求,聚焦物质、空间、生命、地球系统、信息与智能等五大领域,持续布局和谋划一批新的科技基础设施,与现有的科技基础设施平台有效的衔接互动,形成更强的科技设施平台的集群效应。
我就主要介绍这些,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
记者
中国青年报记者:您好!我们关注到上个月北京召开了世界机器人大会。想问一下经信局的领导,在全球机器人的基础领域北京有哪些优势?并且近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还会在哪些重点方面发力?谢谢!
-
嘉宾
姜军成:感谢你的提问,也感谢你关注北京召开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也感谢你关心北京市机器人领域的发展。
北京机器人领域创新能力全国领先,高端产品不断涌现。聚集了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一批国内顶尖的机器人研究院所,拥有全国机器人标委会、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流的产业标准和服务平台,移动操作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密减速器等高端产品全国领先。作为超大规模城市,北京市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壮大,智慧城市建设、服务业和商业配套提质升级,机器人已在冬奥会、服贸会和一批制造业、医疗健康场景落地应用,工业、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庞大市场需求正逐步释放。2023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产业总收入超过200亿元,拥有机器人企业400余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机器人企业50家,位居全国城市的首位。
近年来,北京接续推进实施两轮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一定成效。一是产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组建了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打造“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攻关前沿阵地,构建“天工”和“开物”两个开源母平台以及具身智能数据集。建设了机器人共享加工中心,精密零部件加工中心、概念验证和中试测试平台将于今年底投入试运营。二是产业集聚动能不断增强。设立百亿规模机器人产业基金,已累计投资11个项目12亿元。在昌平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了超50万平米的园区空间。同时,积极打造京津冀“机器人+”智能制造协同示范园,创新资质互认、政策延伸覆盖、跨区域企业联动的服务机制。三是场景牵引效应日益显著。首创机器人未定型创新产品首试首用奖励政策,分两批累计支持38个企业78款创新产品在25类场景首试首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动机器人技术、产品创新和示范应用:一是积极承担国家战略任务,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具身智能机器人升级迭代。深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校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开源开放的百万级具身智能数据集,完善具身智能机器人评价标准体系。二是以“机器人+应用”为牵引,带动多品类机器人在制造、商用服务、养老、应急等场景集中部署、集成应用,打造机器人标杆工程,形成场景、服务、模式、业态“四位一体”的集成应用示范机制。进一步完善机器人应用效果认证评价体系,创新短期租赁、共享服务、代运营等应用推广模式,组织开展常态化供需对接,加速机器人应用落地。
回答完毕。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军成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
记者
凤凰卫视记者:谢谢主持人,这个问题想提给北京经开区管委会的领导。请问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有哪些突出的特色和亮点,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
嘉宾
伊元甲:感谢您的提问。
2020年9月,经开区设立了全球首个车路云一体的自动驾驶示范区,探索经济可行的自动驾驶解决路径,加快实现L4及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规模化运行。
一是率先打造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在深入实践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过程中,定义智能网联标准路口、打造统一数据底座、完成区域内高精动态地图建设,部署主动安全防护体系与数据安全管理平台等,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测试验证与商业化探索提供国际领先的基础设施环境。
二是政策与技术同步迭代创新,建立监管沙盒,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目前实现智能网联乘用车、无人配送、无人清扫等八大类城市应用场景全面开放协同发展。
三是构建产业发展高地。围绕车、路、云、网、图、数据、汽车芯片等领域不断挖掘并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目前已集聚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企业120余家,其中包含50余家高新企业、28家专精特新企业、6家小巨人企业和3家独角兽企业。
四是创新数据应用场景。示范区云控平台持续汇聚多维度、多模态、多视角的海量真实数据达到5.1PB。服务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城市管理方面,打通交管、交通、经开区城市大脑等第三方平台数据。亦庄已实现了交通信控全域动态优化,平均通行速度提高了22%以上。
目前,示范区已完成了1.0和2.0阶段的建设任务,正在开展3.0阶段的建设,即将实现600平方公里范围的全覆盖,并将于年内启动4.0阶段的任务规划,进一步拓展“五站两场”等重点场景应用,加快自动驾驶商业化及产业化发展,为国内汽车产业与城市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提供创新模式和实践经验。
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伊元甲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
记者
记者:谢谢主持人,下面这个问题我想提给海淀区的领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中关村一直是改革引领区。请问,海淀区在先行先试改革方面有哪些成效?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方面有哪些考虑?谢谢。
-
嘉宾
唐超:谢谢您的提问。可以说中关村因改革而立、因改革而兴。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三次向中关村论坛致贺,支持中关村开展先行先试改革。海淀区作为中关村的发源地和核心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关村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具体指导帮助下,全力推动24项改革措施全部落地见效。其中21项已经在中关村示范区全域或全国推广,取得四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科技企业研发投入有新动力。2023年,1.3万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453亿元,11家企业享受基础研究支出加计扣除2.28亿元,有效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二是创新人才引育有新突破。支持高校与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生。过去三年,累计获得教育部专项指标602个,加快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海淀区占全市53.1%,设立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厅,今年1-7月办理“两证联办”业务558笔。
三是金融支持创新有新亮点。推动全国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落地,投资一批创新型企业。设立两期总规模100亿元的科技成长基金,持续加大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项目投资。
四是开放创新有新平台。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中关村综保区封关运行,8家企业首批入驻,储备项目90余个。
近期,我们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实施意见发布了“1+6”文件,明确了38条先行先试任务举措,积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
下一步,聚焦三个方面深化改革:
一是聚焦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驻区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属地科技企业建立对接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具有海淀特色的科创服务体系。
二是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完善重大科技成果早发现、早培育机制,优化布局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推动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新设面向驻区高校、科研院所的重大成果转化专项基金。
三是聚焦部、市、区联动,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全力争取服务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新一轮政策先行先试,推动高技术人才移民等改革试点。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唐超女士的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右区第一排。
-
记者
北京日报记者:各位好,这个问题想提给张继红主任。张主任,您好,想问一下咱们围绕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北京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请您分享一下,谢谢!
-
嘉宾
张继红:谢谢您的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从2023年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以来,对新质生产力又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将进一步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始终从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这三个方面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一是大力深化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的策源能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好关键技术问题。刚才我提到,北京市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重点领域攻关,也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重大成果。我们注重培育高价值的原始创新,面对人工智能浪潮,支持创新主体研发人工智能的光芯片,创新深度计算范式,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了新的训练路径。我们也注重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探索新的技术路线实现“换道超车”,面对集成电路卡点难点问题,支持创新主体攻关碳基集成电路,制备出高性能碳纳米管,并于近期成功研发了首个碳纳米管张量处理器芯片,可实现高能效的卷积神经网络计算。这些重大创新成果有力策源了新质生产力。为激发基础研究活力,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比如率先试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可享受10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这个在中关村先行先试后已向全国推广;率先实现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实行“包干制+负面清单”的管理,赋予科学家更大的科研经费支配权;也率先探索和建立“市-区-企业”设立自然科学联合基金机制,也就是说把企业的技术需求转变为科学问题,“让企业出题、让科学家答题”。
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把科技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我们注重抓改革、定政策。在《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里面首创了赋权条款,让科研人员拥有更多的成果转化自主权,并享受相关的收益。围绕深入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先后推出允许在京中央科研单位适用《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政策,多维度促进成果的转化。我们注重抓资本、增活力。刚才也提到,市政府去年以来设立了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8支产业投资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金形成耐心资本,投向硬科技领域,既支持“从0到1”的创新,也支持“从1到10”的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目前,已经投了43个项目,投入金额44.21亿元。在基金支持下,一批科技型企业绽放出了创新活力。比如像生数科技发布了视频大模型Vidu,这是继OpenAI发布Sora大模型以来,全球第二个,也是国内第一个优质的视频大模型。我们注重抓平台、建生态。通过创建技术创新中心、支持标杆型孵化器的发展、搭建概念验证平台等方式,服务创新主体发展。现阶段,全市国家级的技术创新中心有7家、标杆孵化器25家、概念验证平台22家,这些都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北京市重点领域,强化技术突破和引领,形成了一批标志性产品,带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当前,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各行业各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突显,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步伐也进一步的加快。比如,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近期,我们出台了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若干措施,统筹推进底层技术突破、产业基础构建、区域发展生态等工作,在高效菌株构建、基因编辑、生物合成设计、关键生产工艺等方面强化突破,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目前,北京集聚了80多家合成生物制造的企业,数量也居于全国首位。再比如,在商业航天领域,狠抓“星”“箭”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优化提升北京“南箭北星”的产业布局。其中,“箭”的领域,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等方面比肩国际领先水平,去年7月“朱雀二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首次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的液氧甲烷火箭。“星”的方面,在低成本整星研制能力、卫星信号高质量传输等方面也走在了国际前列,今年5月,银河航天首次在泰国开展低轨卫星互联网宽带通信网络试验验证,这是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的首次海外应用的探索和实践。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持续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提高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
主持人
叶昶:感谢北京市科委、中关村党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先生的回答。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也感谢各位发布人出席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北京市“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收官之作。在此,特别感谢所有媒体几个月以来对系列发布会的持续关注和报道。明天开始就是国庆假期,提前祝大家节日快乐,享受美好假期。
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