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叶昶: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本场是系列主题发布会的第二十一场,主题是:以红墙先锋新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迈出新步伐。
西城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也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近年来,西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聚焦“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框架体系,狠抓创造性执行,交出了稳中有进、进中有为的答卷。
为向大家更好介绍西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成效,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
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刘东伟先生
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新闻发言人 张晓家先生
西城区委常委、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 王波先生
西城区副区长、区发改委主任 邴浩先生
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局长 卢五星先生
各位发布人将向大家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刘东伟先生向大家介绍西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和阶段性成果。
-
嘉宾
刘东伟:各位媒体朋友、广大市民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发布会。首先,我代表西城区委区政府,向各位媒体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帮助西城区发展改革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西城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近年来,西城作为离红墙最近的地区,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发展方向不懈努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两个突出,一个引领”“五个当先锋”的工作要求,着力创造五个可视化成果,奋力推动“2-1-1-5-2”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以“红墙先锋”新作为、“首善之首”高标准,努力在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当标杆、作表率。
一是加速经济蝶变,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立足核心区战略定位,深入挖掘资源禀赋优势,紧紧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奋力开拓减量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稳健发展金融街,金融支柱优势巩固深化。依托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金融“主引擎”“压舱石”作用不断彰显,今年上半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584亿元,同比增长6%,占GDP比重达54.4%、应该说再创新高;集聚效应不断增强,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超150万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资管机构管理规模超17.5万亿元,占全市一半以上、全国八分之一;业态结构不断优化,外资金融机构、央企衍生金融板块和证券、基金等行业加快布局,今年以来,新引进中国物流集团财务公司、长城财富保险资管公司、国企存量资产优化升级股权投资基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北京分行等19家金融机构,新增注册资本金754亿元。尤其是金融街,以全市万分之二的面积,贡献了全市近四成的金融业增加值和近七成的金融业税收,是北京首屈一指的金融热土。作为国家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金融街论坛影响力稳步提升,被业内誉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将于10月中下旬举办,也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加快建设金科新区,金融科技蓄势勃发。推动“动批”地区深度转型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截至目前,汇集头部金融科技企业、专业服务机构184家,注册资本金超过1100亿元,2023年税费收入超过15亿元,是“动批”疏解前的25倍。金科新区核心区整体亮相,汇聚8个主题楼宇园区,提供3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为金融科技集中连片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今年,北京金融科技中心全面建成投用,作为5A甲级标杆楼宇,又增添8.4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西外广场焕新亮相,汇聚“一廊、一轴、两环、三区、八景”,成为又一城市的新地标。走过十年疏解腾退、精心经营的历程,金科新区规模初具,增长加速之势不断积蓄,产业集聚态势更趋明显,成为核心区又一重要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新高地。
——聚焦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以“再造一条金融街”的规格力度,高起点建设“马连道中国数据街”,培育6家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今年以来吸引中电信人工智能、人民数据、抖音“豆包”大模型公司青阳智汇等10余家重点企业落地,成功纳入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超过230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9家,2023年数字经济增加值2468.5亿元,占全区GDP的41.1%,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全市第一。我们将加速奔向数字经济大蓝海,打造产业吸引力更强的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示范区。
蝶变之下,2023年西城区经济实现“三突破两新高”:地区生产总值由10年前的3200亿元突破到6000亿元,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万元;三级税收实现5327.4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52.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两区”项目总金额6113.5亿元、平均金额9.38亿元、落地金额5996亿元,均稳居全市第一。与此同时,市场主体从10年前的9.12万户下降至6.67万户,综合能耗、万元GDP碳排放、水耗等绿色发展指标保持全市最优,核心区经济结构更优、水平更好、效益更高的发展态势日趋鲜明。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一个中心、三个示范区”主载体、主战场,努力构建金融、金融科技、资产管理、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4+N”产业体系,打造更多新动力源、新支撑点、新增长极,努力把减量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越走越宽,推动区域经济加速跨越成长。
二是推动服务质变,全力打造“幸福西城”。
去年,西城代表首都首次参评,就以直辖市城区组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区”;接诉即办实现历史性“三连冠”,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推动教育发展巩固“高原”、打造“高峰”。教育优先用实功,每年投入超百亿元办教育,10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9.96万个,依托36所“百年老校”,打造以实验二小、北京四中等为代表的19个教育集团,西城成为首都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的典范。教育均衡干实事,累计投入约2.6亿元,连续三年开展“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建设,19所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小学实现全面升级,成为环境品质、教学质量、社会口碑兼优的精品校,惠及1.6万余名学生,今年又有11所学校以新面貌亮相新学期。教育改革当先锋,获评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新开展跳动校园、远眺行动、体能训练营等活动,努力培养“身体强健、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西城少年。
——推动居民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整治424万平方米、简易楼解危排险36栋,为老楼加装电梯125部,在全市率先实施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累计退租3800余户,一大批居民搬入新家园、走进新生活。今年,桦皮厂8号楼顺利交钥匙,作为全市首个原址重建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我们实现了危改技术、制度的双重突破,跑出了拆旧建新3个月、搬离到入住8个月的“西城速度”。
——推动民生服务精细周到、精准有效。坚持举全区之力抓就业,登记失业率保持全市最优,“一刻钟就业服务圈”实现全覆盖,连续十年获评北京市充分就业区。精心照料“老老人”“小小孩”,在全市率先推行普惠式居家适老化改造和养老育幼一体化融合服务,累计支持养老家庭床位4970张、安装“一键呼”4.85万部、建设父母食堂320家,创建托育场所81处、托位3232个。全面推进健康西城建设,全区690家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三级医院17家;416支家医团队签约49万人,今年进一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诊疗全覆盖。作为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2020年以来,全区体育场地新增37.4万平方米,人均面积也从2.11平米增至2.45平米,对于仅有50.7平方公里的西城来说,这一点也非常的不容易。
我们在服务为民、服务惠民基础上,主动向前、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服务保障首都功能。围绕保障中央政务,塑造系统化顶层设计和常态化推进机制,谋划实施长安街沿线及纵深环境品质提升、西长安街街道保护更新、平房院落保护更新“三个方案”,重点区域空间环境保障全面加强。今年以来,高效办结中央单位服务事项四百余项。围绕保障绝对安全,自2020年推出“长安计划”以来,迭代升级至4.0版,政治中心区安全防护网更加严密,确保首都重大活动绝对安全;对500余栋大屋脊筒子楼启动“一楼一策”消防隐患整治,筑牢本质安全;近4万名“西城大妈”、8千余名“西城小哥”等组成社会志愿队伍,群众安全感达99%以上,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年行动为抓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努力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实现城市蜕变,全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核心区。
坚持久久为功,推动控规蓝图转化为城市发展生动实践,加快建设功能品质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的高品质之城。
——坚持以文润城,擦亮历史文化“金招牌”。北京3000余年建城史、800余年建都史肇始于西城,这赋予我们守护好这座古城古都的沉甸甸责任。今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古都之脊”应该说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凝聚着西城持久不懈的努力。我们历经启动(2012-2016年)、加速(2017-2021年)、冲刺(2022-2024年)三个阶段,高标准完成钟鼓楼周边第五立面、地安门内外大街沿街立面、正阳门箭楼南望景观视廊等21项牵头任务,其中,提前一个月完成庆成宫腾退这一最关键项目,写下了中轴线申遗“庆成宫里庆成功”的佳话。我们自2016年启动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投入45亿元,已完成37处文物腾退;深化拓展文物活化利用“西城模式”,已有两批15处文物建筑落地签约,泰安里作为北京现存唯一的里弄式石库门建筑,也在全国首创了文物活化利用信用融资新模式。我们精心打造公共文化服务高地,33家博物馆、158家实体书店、57家“悦读湾”遍布西城全区、滋养生活,老城文化味、书卷气愈发浓厚。大力推动文化事业产业融合发展,辖区汇集“北京动画周”“运河北端点”“京剧发祥地”“相声发源地”“音乐剧盛典”“报国寺古旧书市”六张文化金名片,形成“白塔夜话”“宣南文化博物馆”“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三大文化会客厅。当前,我们也正在打造“东有巨人港、西有马连道、南有泛动画、北有科创巢、中有联盟链”文化产业布局,奋力推动文化强区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
——实施城市更新,亮出老城格局新气质。坚持减量减重减负、有序推进,十年来疏解腾退空间166.2万平方米,常住人口从123.3万下降到目前的109.8万,保持每年拆违10万平方米以上的力度。坚持系统实施城市更新,2020年完成首个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项目-鼓楼西大街以来,平安大街、地外大街、德内大街等标志性项目接续亮相,老城“四横两纵”空间格局更加鲜明。去年以来,我们大力推进西单至积水潭桥这条4.5公里的重要纵线环境改造升级。年初,1公里的灵境胡同-西四路口试验段已经全要素精彩亮相。今年,西四路口-平安大街段也即将亮相,沿线拆除违法建设约2000平方米,拆除棚亭阁8000余平方米,新增景观绿地近6000平方米,外立面整治提升224处,向市民呈现一条兼具悠悠古韵与现代时尚的精品大街。
——下足绣花功夫,装点美丽西城好容颜。倾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PM2.5年均浓度从2014年的8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33微克/立方米,断面水质达标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注重从细微处打开品质提升突破口,整治提升“第五立面”29万平方米、“城市家具”5000余件,亮出平缓开阔天际线,打造优美舒适“会客厅”;“一街一策”“一院一策”来改善人居环境,已经打造优美街巷768条、精品街巷155条、“最美院落”115个。努力把核心区建设成真正的“大花园”,建成广阳谷等6处城市森林、什刹海环湖等4条滨水绿道、人定湖等11个全龄友好型公园,建成慢行林荫路101条、230余公里,新增城市绿地35万平方米,什刹海西海湿地公园成为核心区唯一一处城市湿地,在全市率先实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和“优美河湖”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以中轴线成功申遗为新起点,全面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不断推动城市更新走向深入,打造更多首都建设的精品力作,让核心区有“面子”也有“里子”,有“颜值”更有“气质”。
朋友们!踏上新征程,奋进未有穷期。下一步,西城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锐意进取、埋头实干,以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更多可视化成果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还有五天就是国庆节,在这里也提前祝大家节日快乐、度过一个愉悦的假期,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刘东伟先生的发布。
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各位记者朋友,请大家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
-
记者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谢谢主持人。近几年,西城区在着力建设文化强区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工作,下一步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方面还将开展哪些工作?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有请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新闻发言人 张晓家先生来回答。
-
嘉宾
张晓家:非常感谢这位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一下您的问题。
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更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作为北京营城建都的肇始之地,西城区承载着北京3000多年建城史、870余年建都史,是蜿蜒近3200公里的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北端点。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西城有着厚重的文化“家底”,这里文物古迹、历史遗存举目皆是,有文物保护单位372处,明清两代宣南地区有会馆400多座,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区。从浩如烟海的文化元素中我们正努力凝炼形成自身鲜明的文化品格和文化标识。比如我们提出“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的统一文化标识,就是串联起相关文化符号,以便进一步凸显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近年来,我们正逐步实现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持和强大精神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西城区延续古都历史文脉,深耕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西城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我们持续擦亮“北京动画周”“运河北端点”“京剧发祥地”“相声发源地”“音乐剧盛典”“报国寺古旧书市”六张文化金名片,高质量打造“白塔夜话”“宣南文化博物馆”和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三大文化会客厅。
我们全面加强“演艺之都”“书香西城”“博物馆之城”建设。辖区内有以国家大剧院、天桥艺术中心为代表的营业性演出场所45家,以国家京剧院、中央芭蕾舞团等为代表的文艺表演团体77家。今年上半年,西城区共举办营业性演出5700余场,更多的文化元素已深度融入城市生活。我们还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士子文化等特色文化,打造了沉浸式导览剧《守常先生》《宣南往士》等一批特色精品剧目。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们推出了原创舞台剧《蒙藏学校》,这部剧是西城区传承历史使命,赓续红色基因的又一力作。今年我们还隆重举办了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联动大运河沿线城市开展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河之端”系列文化活动,并常态化举办报国寺“旧书新知·读书报国”古旧书市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区域文化的影响力,讲好西城文化故事。
另一方面,西城区以“文化+”理念促进多领域融合发展,激活新的发展动能。
这方面,我们重点打造了“东有巨人港、西有马连道、南有泛动画、北有科创巢、中有联盟链”的西城文化产业发展五大资源贯通、生态服务、价值孵化群落。我们有市级文化产业园区12个,在整体推进过程中,目前中国动画学会已迁入西城,央视国家电子竞技发展研究院已落户西城,下一步我区将深入打造电竞发展新生态,推动泛动画产业发展。我们还顺应数字化发展大势,推出“数剧京韵”京剧文化数字资产库等数字文化产品。搭建“西城消费”文化平台,主动把区域内丰沛的文化资源素材转化为具有西城特色的设计品牌、文创产品、特色餐饮,创新“云逛街”等消费新业态,推动数字商圈建设,拓展数字文化新消费。
接下来,西城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我们将在文化强区建设上持续发力:将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更好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以匠心精神进一步对文化IP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开发,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地展示西城文化魅力;办好京剧文化季,让“京剧发祥地”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办好2024北京动画周,推动动画行业资源和动画赋能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促进文艺精品创作和成果转化,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我们将深入实施《西城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实施方案(2024-2026年)》,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在做强创意设计、数字文娱、文艺演出、文化旅游的基础上,同时推动泛动画、电竞、数据等未来产业发展。加快文科商旅体新业态、新场景建设,促进文化新体验新消费,同时推动天桥演艺区、北京坊、琉璃厂街区等培育出夜经济文化消费新场景。
我们还将坚持以文惠民,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西城区将会推出更多环境优雅舒适、设施新颖别致、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持续推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持续办好京剧“群英会”“会馆有戏”、老舍戏剧节等系列文化活动,把“公共文化盛宴”送达到群众身边。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张晓家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
记者
央广网记者:谢谢主持人,今年以来,社会各界对消费问题都非常关注,请问西城区是如何提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于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西城区将开展什么样的促消费活动?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有请西城区委常委、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王波先生来回答。
-
嘉宾
王波:非常感谢您对西城消费的关心和关注,在这里呢也非常欢迎您和您的家人多到西城消费。
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国家将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按照北京市的部署要求,今年以来,西城区始终将促消费作为中心工作之一,坚持多措并举、多点发力:
一是在政策上引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研究制定区级促进消费市场创新发展若干措施、餐饮业发展工作方案、国际消费体验区实施方案等,在首店品牌引进、餐饮业品质发展、老字号创新发展、特色消费IP打造上推出一系列支持举措,让消费既有国际范儿,更有北京味儿、西城味儿。
二是在空间上优化消费布局。深入实施“一圈一策”,有序推进商圈品质提升。西单大家都耳熟能详,目前正在进行改造提升,特别是即将亮相的西单连廊,改造后会让大家逛起来动线更流畅,感受更舒适。同时,西单到积水潭桥的西四北大街段已经完成街面整体焕新,正在着力引入彰显地域文化、提升消费品质的新业态,现在这条街古韵和时尚并存,传统和现代共融,非常值得大家来走一走、看一看,也许看起来还会有些不足,但我们会一直努力。西直门商圈的新科广场项目、西外休闲广场项目、地外商圈的158号项目、大栅栏商圈的北京坊二期项目都即将正式亮相。在这里,我们也欢迎更多优质特色消费品牌和企业入驻西城。此外,我们还完成了2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53个“十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任务,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地区”,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家门口”“楼底下”的服务需要。
三是在体验上打造消费新场景。我们加快推进商文旅体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发展,重点培育街区、亲水、演艺、夜间、数字等5类消费场景,丰富个性化、定制化产品供给,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此外,在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加持下,到北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不少外国游客的选择。在这里向大家报告,10月1日起,北京坊“三阳号”将正式成为北京市第2家市内免税店,同时今年西城全区离境退税商店数量也将进一步增加。我们不断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推进外卡支付在零售、餐饮等消费场景一机一码全覆盖,在金融街核心区和北京坊商圈推进“全功能”无障碍支付服务,以暖心、舒心、放心的消费环境和贴心周到的服务让游客感到宾至如归。
四是在活动上激发消费活力。我们今年已经不间断开展了“大运河文化消费季”“汽车嘉年华”“文化西城美食节”“消费品以旧换新”“西单时尚节”等百余场次促消费活动,这里特别要向大家推介一下“汽车嘉年华”,今年我们在汽车消费上的促进力度空前,5次活动直接拉动交易近30亿元。我们在“西城消费”平台上投放消费券,小到吃饭、买衣服、化妆品,大到买汽车、黄金珠宝、电子产品,大家都可以先来“西城消费”平台上看一看、领个券、比个价,为自己和家人定制一套消费产品。
五是在服务上助力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双管家”服务机制,走访调研重点商贸企业,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在挖掘潜力形成增量储备的同时,用好市、区两级政策,着力吸引优质消费企业落户西城。
今年1-8月,西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9亿元,同比增长6.5%,连续7个月保持城六区首位。1-6月,批零销售额同比增长10.6%,居全市第一,消费市场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马上就到“十一”假期了,大家肯定也期待各种各样的消费促销活动,西城各项消费活动将全面“上新”,我们将通过线上发放消费券、线下折扣、企业让利等方式,让大家在品质有保证、更具性价比的前提下,满足在西城“一站式”消费需求。一是持续开展“2024文化西城美食节”系列活动。包括庄胜星光美食节、“打卡舌尖”精品美食推荐以及众多老字号餐厅、驻京办餐厅的特色活动,无论是各地游客还是各位美食爱好者,我相信都能在西城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款。二是持续开展“2024北京西单时尚节”系列活动,这项活动已经举办了十四届,我们将围绕时尚国货主题,携手老字号、综合百货等重点企业和大栅栏、荷花市场等重点街区,开展丰富的线下主题活动,打造一场集观赏性、体验性和消费性于一体的时尚消费盛宴。三是持续开展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聚焦汽车、家电等重点消费品,让大家更便利享受市、区叠加优惠。四是开展“华彩盛市·国庆专场”主题活动,在“西城消费”平台上开展国庆专场活动,众多商场也将开展好玩好逛的线下主题特卖。
最后,向大家重点推荐“2024金融街论坛购物季”系列活动。这是与金融街论坛首次配套开展的大规模促消费活动,期间将以金融街购物中心及周边为主活动区,开展咖啡市集、车展、华为新品路演以及餐饮外摆等现场活动,在西单和大栅栏地区开展全球首发系列产品展销,并在全区开展零售、餐饮消费券促销,从10月1日开始,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将统筹近1个亿资金让消费者尽享福利,让金融街论坛购物季成为群众满意的消费节日。
西城消费,值得期待。诚挚邀请大家来到西城,漫步中轴线,感受“烟火气”,相约“购物季”,在喜庆氛围中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主持人
叶昶:谢谢王波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
记者
北京青年报:谢谢主持人。想问一下西城区是如何贯彻落实营商环境“北京服务”这个意见的?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这个问题我们有请西城区副区长、区发改委主任邴浩先生来回答。
-
嘉宾
邴浩:谢谢主持人,也谢谢刚才提问的这位记者朋友。大家好!首先要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西城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今年以来,西城区围绕《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制定落实“北京服务”工作要点,涉及23个领域共78项具体任务,同时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行动。重点聚焦经营主体突出关切,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卡点问题,不断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具体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各位媒体朋友进行介绍:
一是用足政策、用心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对标“北京服务”中“实施科技创新服务提升、产业生态优化升级行动”等具体内容,充分发挥首都功能核心区区位优势和特点,筑牢4+N产业基础,出台鼓励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等惠企政策。激发国家级金科新区、马连道中国数据街等产业园区集群效应,靶向引进国内领军企业、“链主”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健全企业“服务管家”机制,全方位为企业提供空间、人才、政策、技术、培训、上市、帮办代办等服务保障,积极搭建融资、宣介、展示、合作等交流平台。推动政务服务进园区,目前已经实现近700项政务服务事项“足不出楼”快速办。
二是高效规范、公平竞争,以“首善之首”高标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对标“北京服务”中“切实保障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竞争、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具体内容,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要求,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针对企业普遍面临的营业执照与许可办理耗时长、经营场所资源紧缺、登记业务专业门槛高等突出问题,创新推出“小颖话营商”“小鹏易办事”等服务品牌,有效宣传解答、高效协调解决企业办理业务事项,打造“有温度”的服务。实现西城信用信息服务系统与区政务服务大厅、“信用北京”互联互通。整合12368热线、“西城家园”等多个信息搜集渠道,实现服务群众、风险预警、决策管理等一体化运转。同时建立全市首家北交所企业上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
三是筑巢引凤、开放发展,进一步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对标“北京服务”中“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外商投资环境、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等内容,“探索新型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完善增值税及跨境借款政策体系”两项试点入选北京市“两区”集成式政策制度创新任务。组团参加服贸会、京港洽谈会等外资交流活动,搭建“两展一节”“走进西城 共享未来”推介会、“西单时尚节”等国际化品牌平台,建立“商务部门+行业部门+街道”的外商服务促进机制,已实现外资企业全行业全覆盖。
四是改革赋能、创新增效,着力打造“红墙政务”品牌。对标“北京服务”中“实施数字政务提质增效、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等内容,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支持和引导企业使用电子营业执照作为主体资格证明,办理登记注册业务等事项。推进“非接触式”办税,落实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完成新电子税局上线,实现“场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升级转换。锚定“办成”,包片推进“一件事”改革,创建全市首个区级“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畅通“一门、一网、一线”服务渠道,“一件事”改革工作经验获全国推广,入选国务院办公厅《优化政务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经验案例》。今年,创新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家谈”政务服务品牌座谈会,相关部门现场办公,听取企业问题诉求及意见建议,解决事项近百条,企业满意率100%。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西城区将继续擦亮“北京服务”品牌,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全力助推驻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也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关注和支持!
-
主持人
叶昶:谢谢邴浩先生的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
记者
人民网记者:谢谢,金融街作为国家级管理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和首都金融业主功能区,在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想请问咱们在全方位保障金融街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这个问题我们有请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局长卢五星先生来回答。
-
嘉宾
卢五星:感谢您对金融街的关注和关心!也感谢媒体界的朋友们对金融街的建设发展的一贯支持。
金融街的建设发展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整个历程。30余年来,金融街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功能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在服务国家金融改革发展和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始终立足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定位,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聚焦强化党建引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有效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稳定等方面,更好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发展。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增强金融街发展合力。2023年市委决定成立金融街党工委,委托西城区委管理,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金融街高质量发展。我们联合驻区金融机构,成立金融街党建学会,加快打造“聚力·金融街”党建品牌,联合开展金融街党建论坛、金融街大讲堂、青年金融论坛等系列活动。加快构建“党建聚势、人才聚智、资源聚力”和“党建联动、资源联享、人才联育、服务联促、实事联办、风险联防”三聚六联融合发展新格局。2023年12月,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与驻区机构共同主办首届“金融街党建论坛”。2024年7月再次举办主题为“构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2024金融街党建论坛,以党建凝聚起推进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二是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服务保障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机制。我们持续完善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金融街服务局、金服公司、金融街论坛四位一体服务机制。持续深化集监管支持服务、机构运营服务、环境优化服务、关系促进服务、专业研究服务、人才发展服务为一体的“6R”服务体系。倾心打造聚力·金融街、全国人大法工委金服局基层立法联系点、金融街I客厅、《金融街观察》、金融街发布、金融街研究院等“六大平台”,持续优化双管家的服务模式,平均每年区领导带队走访对接重点机构200余家次,双管家团队走访联系企业400余家次,覆盖所有重点机构,有效解决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堵点痛点,赢得机构点赞。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服务保障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的意见》,加快建设与大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加快打造财富管理产业聚集的资产管理高地和以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为载体的金融科技高地,出台“金服十条”2.0版、“金科十条”2.0版和“金开十条”等产业政策,制定加快推进金融街资管高地建设意见,共同构成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系列制度安排。
三是深入践行金融初心使命,不断提升金融的服务质效。我们全方位服务保障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创新推出服务北交所“四创”机制,深化与北交所战略合作,做优全国股转系统北交所金融街服务基地,更好服务企业挂牌上市。2024年我们举办“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交流活动,服务北自所科技公司在上交所上市。目前,西城区共有44家境内上市公司,22家境外上市公司,绝对数量达到51家,资产总额171.4万亿元,市值近19万亿元。在全国A股市场上,西城区上市公司以不到1%的数量贡献了12%的总市值,和超25%的净利润,呈现高质量发展的特点。
我们常态化开展“融享汇”活动,有效对接服务投融资需求。今年以来围绕“数字经济”“专精特新”“文化创意”等主题每月举办投融资专场对接活动。开展“融享汇-结对共建”行动,叠加街道、金融机构、行业管理部门资源优势,15家街道、12家银行参与共建,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的触达率与覆盖面。
四是深入践行“中国的金融街,世界的金融街”理念,持续扩大海外交流合作。作为国家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金融街论坛有效发挥国家级金融政策宣传权威发布平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平台、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发声平台、国际间金融交流合作平台作用,同时也成为国家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影响力达到业内顶级。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将进一步提升全球化的水平,广泛邀请来自全球的金融机构代表、实体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代表齐聚金融街,共话经济金融的热度话题。
我们紧抓金融扩大开放和“两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政策先行先试,服务瑞银证券、高盛集团、摩根大通、大和证券、华泰保险、万事网联等知名的外资机构在金融街展业兴业。“两区”建设以来,西城区累计纳入市“两区”建设金融项目的金额达到5025.6亿元,占西城区“两区”建设项目金额82.2%。
我们持续扩大海外交流合作。今年以来,区领导带队出访,主动加强金融街宣传推介,不断扩大金融街朋友圈。9月20日,由金融街服务局、英中商会、中国银行共同主办的“走进金融街-2024”交流活动在英国伦敦成功举办。在刚刚举办的第二十七届京港洽谈会上,金融街服务局与香港金发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与共识。在17届亚洲金融论坛期间,赴港推介金融街,与香港贸发局共同主办京港资产管理圆桌会议,有效促进京港两地的资管企业交流。
五是深入推进金融法治建设,有效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稳定。2023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金融街服务局设立全国首个经济金融领域的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我们努力把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提升“四个服务”水平、助力金融法治建设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点”。2024年6月,我们联合北京金融法院发起设立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金融法治建设专委会,更好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法治建设。我们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宣传教育,创新开展“守袋行动”,与15个街道结对共建,打造“红墙先锋在行动 金融安全进万家”品牌活动,为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贡献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发挥金融街“四位一体”服务机制优势,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更好服务保障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发展。在这里,我也诚挚邀请全球各类中外金融机构走进金融街、感受金融街,来金融街投资兴业,也欢迎媒体朋友们继续关注和支持金融街的发展,共同参与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共享首都高质量发展成果。
谢谢大家!我就介绍这些!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卢五星先生的回答。
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
非常感谢各位发布人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西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就。也请各位记者朋友继续关注和报道“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大家如果有进一步采访需求可以和我们联系。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