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叶昶: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本场是系列主题发布会的第18场——经开区专场,主题是:北京经开区当好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
北京经开区作为全国唯一享受国家级经开区、国家高新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六区合一”政策优势于一体的经济功能区,围绕“三城一区”的主平台和“四区一阵地”的功能定位,按照市委关于当好“四个先锋”的指示要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聚变提升战略,不断推动科技、产业、制度、服务创新,加快建设国际一流高端产业综合新城,努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向大家更好介绍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各项成效,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
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孔磊先生
经开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王磊先生
经开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李全先生
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 伊元甲先生
各位发布人向大家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先生向大家介绍经开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
-
嘉宾
孔磊: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活动,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北京经开区工作的支持。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北京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三城一区”主平台和“四区一阵地”功能定位,按照市委关于当好“四个先锋”的指示要求,主动扛起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实体经济“压舱石”的职责使命,加快建设国际一流高端产业综合新城,打造新质生产力产业创新示范区,推动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系列成效。2024年上半年,亦庄新城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7%,贡献了全市超30%的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其中近7成为工业投资,占全市比重达到60%;地方级收入增长10.3%,增速位列全市第一;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总量位居全市第二,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作用更加凸显。
(一)我们坚持勇担重任、领航国际,在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上当先锋
北京亦庄以落实国家战略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聚力建设四大国家战略任务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高地,上半年,中芯国际、长鑫集电产能提升一倍以上,集成电路装备规模稳居全国首位,产业链产值实现428亿元,同比增长48.5%。加速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已经完成3.0阶段相关建设目标任务,正在推进600平方公里全覆盖,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不断验证推广。我们进一步提升国家信创基地的集聚效能,新落地中国通用大数据、中兴北方总部、雄帝北方总部等47个项目,企业落地数和产出贡献增长率同比超过30%,建成国内自主可控度最高的“CPU+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底座。我们进一步打造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和全域人工智能之城,投用人工智能训练基地,推动全市首个大规模存储数据中心转型为算力中心,智算总规模达5000P,率先落地监管沙盒机制,汇聚25家企业30余个大模型高质量数据集。
(二)我们坚持巩固优势、引领未来,在发展高精尖产业上当先锋
北京亦庄持续巩固壮大四大主导产业,谋划布局六大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具有亦庄特色的新质生产力,让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和强劲推动力。在四大主导产业方面。我们持续做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巩固新型显示产业优势,支持京东方建设中国大陆首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8.5代线),带动冠捷、康宁、法国液化空气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京东方B20项目,前瞻打造以VR/AR为引领的元宇宙硬件生态。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1224亿元,全市占比33%。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发展趋势,形成以北京奔驰为龙头的高端汽车产业体系,以小米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和以国汽智联为引领的智能网联产业体系。2023年产值2143亿元,全市占比60%。打造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高地,坚持大平台、大品种、大生态发展,聚集了全产业链企业4900余家,保障了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落地,积极布局细胞基因治疗和高端医疗装备智造两大战略领域产业链,全力打造北京国际医药创新公园(也就是Bio-Park),首家外资创新中心辉瑞公司已经入驻,支持康龙化成等CXO平台加速发展,获批临床一类新药占全市57%。2023年产值697亿元,全市占比47%。壮大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规模,落实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任务,承接100亿元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落地,打造蚂蚁工场、江丰精加工中心等平台,累计集聚规上智能制造企业113家,数量居全市第一。2023年产值731亿元,全市占比24%。未来产业方面。打造空天街区,构建星箭一体发展格局。发布全球首个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攻克“拟人奔跑”这一人形机器人研发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举办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论坛,启用合成生物制造公共技术平台。吸引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史太白、英国P4落户。经开区是全市唯一一个全面布局六大未来产业的区域,接下来,我们还将重点布局58个空间载体超6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加快优势领域率先发展。
(三)我们坚持开放便利、释放活力,在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当先锋
北京亦庄围绕产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高水平、专业化、产业化组织体系,创新了“科技产业统筹部门+产业局+产业专班+平台公司+要素支撑”工作机制,也在全市率先设立了信息技术、生物和健康、智能制造、汽车和新能源、自动驾驶以及集成电路等六个产业局。加强制度创新,14项“两区”建设案例在全国推广,颁出全国首张热食类餐饮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全市率先试行对进口医疗器械进行符合性验证检验监管。深化土地精细化管理改革,构建“50年国家战略项目+20年弹性出让+先租后让+标准厂房出租出售+工业用地城市更新”五级供地体系。强化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建立了“产业升级基金+科创基金+种子基金+人才基金+市场化子基金”百亿产业基金体系,发挥亦庄国投在投在管千亿基金规模优势,分批组织银团新增万亿元授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首批4家银行已经签约,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金融活水。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市首创“抱团出海+境外招商”模式,引入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中德商会等一系列国际机构。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设立,打造全国首个以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为核心的综保区。2023年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两倍,2024年上半年落地外资项目金额42.5亿美元,全市占比超四成,新增认定20家外资研发机构,在全市占比将近一半。
(四)我们坚持宜居宜业、产城共荣,在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上当先锋
北京亦庄是一座年轻的城,也是一座年轻人的城。我们聚焦年轻人和产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吸附力,扎实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促进经开区发展从“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构建更加有力的政策环境,发布“人才十条”2.0版政策,支持用人单位自主认定人才,吸引集聚各类人才超过40万人,累计认定亦城人才4100余名,形成了以百名顶尖、杰出人才,千名行业领军人才,万名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人才雁阵。构建更加宜业的产业环境,打造了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超过420家,形成了“小巨人—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梯队,目前我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为9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154家,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中位居前列。构建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我们加快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开工,推进北京二中东校区、北京小学分校、北京八中分校、六大中心配套学校等7个中小学建设,今年新增中小学学位4400余个。我们也成功举办了首届“泡桐花节”“电竞狂欢节”,成为了北京知名网红打卡地。我们进一步强化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共投入人才房2.5万套。建设绿色花园城市,推动凉水河、通明湖城市休闲水系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
下一步,北京经开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乘势而上,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精准发力、协同发力,始终坚持“国家需要的就是亦庄要干的、企业需要的就是亦庄要办的、人才需要的就是亦庄要做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都新实践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大动能。我们也期待各界朋友选择经开区、扎根经开区,与我们一起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先生的介绍。
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各位记者朋友,请大家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
-
记者
北京电视台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想问一下王磊副主任,咱们经开区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是率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可否请您介绍一下,经开区就打造国际超一流的营商环境,在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聚集方面制定了哪些重要举措?谢谢!
-
嘉宾
王磊:感谢您的提问。经开区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年初发布实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驱动各类优质资源“向新聚合”,打造“向新而优”的产业营商环境,构建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下面,我重点围绕四方面要素保障,向各位介绍经开区的主要举措。
一、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要素
新质生产力多数处于产业化早期阶段,政策和规划的引导、扶持作用尤为重要。我们立足“44637”体系建设,按照“产业分块、企业分层、聚焦创新、要素支撑”的原则,打造形成“共性要素+产业专项”相结合的普惠政策体系。聚焦企业最关注的科创、人才、金融等要素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环节,先后出台科创20条、人才十条2.0、细胞基因治疗、商业航天、AI原生产业等40余项政策,努力构建对新质生产力最友好的产业环境,支持企业争分夺秒抢赛道、心无旁骛谋发展。“政策好不好,关键在兑现”。我们在全市率先打造政策兑现综合服务平台,上新政策兑现日历模块,实现全区500余个政策事项100%平台兑现、100%智能匹配,兑现平均周期由8个月缩短到3个月,免申即享兑现方式惠及企业近2000家次。区内企业对政策日历满意度达到100%、对政策从出台到兑付全过程满意度达98%。
二、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共性基础设施,有利于大大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加快企业成长壮大。我们超前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最大规模的公共智算中心,可为企业提供5000P的公共智能算力。打造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可为大模型企业提供高质量“刷题”环境空间。发布全市首个政务大模型服务平台,努力构建形成“百模千态、安全可控”的政务应用新格局。加速数据要素集聚,依托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国家脑健康公共数据平台,持续推动医疗健康、交通、金融、政务、人形机器人等垂直领域数据聚合,实现自动驾驶专区异常数据集、仿真库等3项数据产品“首开放”,发布100个高质量人工智能数据集,形成50余家数据要素企业创新聚合的生态体系。开放全域应用场景,打造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率先发布第一批18个区域级智慧城市创新场景需求,和医疗健康、人形机器人等十大领域人工智能首批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举办“揭榜挂帅”活动,提供标杆场景专项奖励。设立北京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研究院和北京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院,建设产业加速空间,助力产研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孵化。
三、精准引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要素
我们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持续吸引培育各级各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聚焦引进培育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实施亦麒麟人才品牌工程,出台“人才十条”2.0政策,从“平台、资源、主体、人才”多个维度、构筑人才政策体系新优势。聚焦培育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打造集成电路等领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产业技术人才保障。聚焦吸引全球优秀青年,创立全球大学校友之家,为区域全球知名大学校友会、校友搭建交流联络、资源共享、创新创业的组织平台。聚焦激发用人主体活力动能,创新实施用人主体授权赋能改革,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分级分类建立重点用人主体目录,授权企业自主认定所需人才。
四、加快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要素
资本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我们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和六大未来产业等领域,充分利用市级引导基金和市场化股权基金的同时,设立百亿区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形成完善的“产业升级基金+科创基金+种子基金+人才基金+市场化子基金”体系,覆盖了企业发展种子期、天使期、VC和PE阶段全生命周期,目前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已决策投资78亿元。我们聚焦初创期科技企业普遍存在收入少、缺少抵押物等问题,在全市探索首创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目前备案风险补偿项目超500笔,贷款金额同比增长超50%。我们持续完善企业上市服务体系,与北沪深三大交易所签订战略协议并设立经开区上市服务基地,高效助推区内企业挂牌上市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功能定位,以新质生产力开辟发展新赛道,打造“向新而优”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勇当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经开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磊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
记者
人民网记者:谢谢主持人。想请经开区的领导介绍一下外资发展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一下外资保持高质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有请经开区工委委员、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全先生来回答。
-
嘉宾
李全:好,谢谢人民网的记者。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对北京经开区外资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北京经开区是北京市改革开放的重要平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开区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纵深推进“两区”建设,实际利用外资不断取得新成效。
北京亦庄获批国家级经开区以来的三十年,外资企业始终是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重要贡献者和见证者。目前已集聚了来自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余家外资企业,103家世界500强公司投资了158个项目。德国、英国有四分之一的500强企业选择亦庄。全区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贡献占比达到69%,税收占比近50%。外资总部企业108家,外资专精特新企业64家,外资国高新技术企业148家。
今年上半年,北京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94亿美元,同比增长16.1%。进出口实现88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7.8%。一是外资企业发展能级持续提升,新获认定的外资研发中心21家,累积46家,约占全市三分之一。二是招商渠道持续拓展,在前不久服贸会上举办2024投资亦庄高质量发展主题推介会,我们与中法、中德、中瑞商会等6家单位签订《全球合作伙伴协议》,我们还在新加坡正式揭牌海外招商代表处,广泛利用国际招商资源宣传推介。三是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全市首创“抱团出海+境外招商”模式,组织企业参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与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共同组织中英生物医药交流论坛活动,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
作为首都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全国唯一一个集六区政策为一体的经济功能区,近年来,北京亦庄的高精尖产业底色更加鲜明,政策制度红利更加突出,多元化产业集群、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加凸显,成为外资加码投资,选择在亦庄更好共享中国市场、中国机遇、中国红利的主要因素。
去年以来,我们构建了外资企业“2+X”的政策支持体系。这里的“2”是指外资九条和服务20条政策,X指外资扶持事项清单。比如,在外企服务20条方面,我们从“密生态、强供给、优界面、提环境、促宜业宜居”五个方面,通过推动高端服务业开放发展、支持重点开放领域先行先试、开展“我为外企找市场”“我为外企募人才”“我为外企找伙伴”等活动,用服务指数换企业的发展指数,打造存量企业有获得感、全球企业有向往感的“近悦远来”服务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升级“2+X”外资政策包和服务包,确保涉外服务“极简审批”“极优服务”,为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铺平跑道;我们将继续做好外资企业发展的支持者和同行者,为外资企业因市场红利选择北京经开区,因创新红利加码北京经开区,因开放红利做大做强,积极打造“外资首选地”地区品牌。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李全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
记者
新京报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想问一下经开区的领导,咱们在保障重大产业方面,从土地要素保障和优化规划服务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
主持人
叶昶:好,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有请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伊元甲先生来回答。
-
嘉宾
伊元甲:感谢您的提问。经开区作为首都实体经济的压舱石、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始终将加快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任务,持续探索规划、土地的精细化管理,引导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合理布局。
一、在土地要素配置方面,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适配的土地空间
一是划定保护红线,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经开区出台了《亦庄新城工业用地红线管理办法》,共划定了34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保护红线,严禁擅自调整工业用地用途,守住工业用地“基本盘”。
二是优化供地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实施“50年国家战略项目+20年弹性出让+先租后让+标准厂房+城市更新”的五级供地模式。目前,80%的企业均采用“先租后让”方式取得土地,在租赁期内企业仅需支付5年期租金,使企业在经营初期可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中来。
三是加快城市更新,推动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经开区已出台系列城市更新政策,3年时间共盘活工业用地470公顷,提供产业发展空间569万平方米。如“天空之境·产业广场”项目,通过向“天空、地下”要空间,将容积率由1.5提高到3.5,建筑面积由1.45万平方米增加到9.8万平方米,成为北京首座“摩天工厂”。
二、在优化规划审批方面,坚持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化水平,为企业提供高效精准服务,助力项目快速落地投产
一是优化审批流程,实现拿地即开工。出台工业用地使用权带设计方案供应管理办法,充分利用规划综合实施方案公示的30天时间,同步开展设计方案征集、公示及审查工作,实现工业用地出让当天即可取得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目前,小米汽车、宁德时代等10个项目均在拿地24小时内实现了开工建设。
二是实施用地混合,灵活满足产业需求。立足创新型企业对空间复合利用的需求,率先实施生产与研发用地混合、商业与公服用地混合,在近两年新许可的近百个工业项目中,均合理引导工业用地兼容配套功能,为企业提供不超过地上总建筑规模15%的配套空间。
三是创新推出“一企一册”,提升主动服务水平。经开区为每个新建工业项目的企业定制提供一套包含3套二维码资料库、42个样例图表、98条告知清单的《规划管家服务手册》,同时为每家企业安排专属责任规划师提供全程技术辅导,让企业在入区伊始就有据可依,解决企业不了解规划要点等痛点问题。
下一步,经开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优化土地管理模式,不断探索城市更新、弹性增容、工业上楼等先行先试做法,提升土地精细化管理水平,为高精尖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合理用地提供坚实保障。
-
主持人
叶昶:好,谢谢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伊元甲先生的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
记者
科技日报记者:谢谢主持人。刚才经开区领导介绍了经开区是全市唯一一个全面布局六大未来产业的区域,请介绍一下,下一步经开区布局未来产业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规划和举措?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有请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先生来回答。
-
嘉宾
孔磊:好,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经开区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全面布局六大未来产业,具体是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具体而言:
一方面,我们持续推动在经开区已有较好基础、有一定成熟度的未来产业。目前,在20个细分领域,我们有9个已经具备较好发展基础。主要讲三个方面的案例。在商业航天领域,聚集了5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民营火箭整箭研制企业数量占全国70%以上,当前正全力建设北京火箭大街和空天街区,打造中国商业航天聚集发展主阵地。在未来健康领域,我们支持基因治疗产品开发企业、基因测序技术开发企业发展,持续推进锦篮基因等项目。在类人机器人领域,支持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总部项目、小米机器人示范项目建设。在市里的指导下,建设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进一步保持在机器人领域领先优势。
另一方面,我们前瞻布局一部分还处于发展初期的未来产业。比如,在第六代移动通信领域,建设北京未来信息技术研究院,加强超宽带太赫兹通信、安全无线局域网等技术研发。在亦城财富中心挂牌了“北京6G实验室”。在量子信息领域,推动量子计算商业化原型机、量子编解码和调制解调芯片等产品迭代研发。积极引进坤煜量子项目,在信创园挂牌“量子·未来社区”。在脑科学与脑机接口领域,加快脑机接口创新产品在临床医学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引入灵心慧智项目,建立全球领先的采-诊-疗一体化脑科学平台。在合成生物领域,推动核酸合成、酵母蛋白源产品研发生产以及专用化学品绿色生物制造等技术迭代。推动华昊中天等项目建设。在新型储能领域,打造高水平新型储能产业示范区。推进液流电池、锂离子电容器等产业化项目落地。碳捕集封存利用领域,依托中晶环境与中核261科技园打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孵化服务平台,鼓励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领域垂直孵化。在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推动企业开展高品质生物医用材料开发和应用,布局产业空间挂牌“北京亦庄未来生物材料特色产业园”。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出台合成生物、新型储能等一批细分领域政策,挂牌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实现一批前沿技术突破,招引一批重点项目,系统推动未来产业领航发展。
经开区将依托亦庄新城京津发展走廊和区域协调发展带,结合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六大未来产业示范区,布局未来特色产业园区,共同形成“一廊一带多中心、开放共创特色园”的未来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强化国际合作交流,深度参与全球未来产业分工,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引导未来产业向专业化、精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谢谢各位!
-
主持人
叶昶:谢谢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先生的回答。
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向大家介绍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成就,也请各位记者朋友继续关注和报道北京“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如果有进一步采访需求可以和我们联系。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