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叶昶: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本场是系列主题发布会的第十场,主题是“密云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效”。
2020年8月30日,在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近年来,密云区牢记总书记重要回信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守好密云水库,努力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深化构建以生命健康产业为主导的全域发展格局,推动密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为向大家更好地介绍密云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效,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
密云区委副书记、区长 于海波先生
密云区委常委、副区长 季荣旺先生
密云区副区长 马超先生
密云区副区长 郑立钢先生
各位发布人将向大家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关心的问题。首先,有请密云区委副书记、区长于海波先生介绍密云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情况。
-
嘉宾
于海波: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密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情况。
首先,我谨代表密云区委、区政府和52.4万密云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密云发展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谢意!
密云区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是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及创新发展示范区。说到密云,首先想到的就是密云水库。作为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自1960年建成以来,始终是润泽京华大地、滋养首都人民心田的“大水缸”。2020年8月30日,在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要求我们“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继续守护好密云水库,为建设美丽北京作出新的贡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涵养区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共同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这为密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生态优先、保水富民、绿色发展、特色一流,争当守护好密云水库、打好生态牌、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三好生”,努力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推动密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些年,我们始终精心守护好首都生命之水。
坚持把保水护水作为头等大事,连续4年制定实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工作方案,持续完善“5+2”保水体系,确保了密云水库绝对安全。强化上游保水。深化“两市三区”联建联防联治协同治理,推动上游河流入境入库总氮浓度呈稳步下降趋势。强化护林保水。实施密云水库周边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改善提升森林质量12万亩,森林资源蓄积量达560.89万立方米,以“环湖绿”涵养“水库清”。强化库区保水。库区全面退出采矿业、养殖业,建设300公里围网,实现全封闭网格化管理,2150名网格员全覆盖巡查。强化依法保水。创新实施“河长+警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被评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优秀案例。强化政策保水。推动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疏解提升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方案和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多轮研究,成功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支持。强化科技保水。建成国内首个大型水库水环境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完善无人机、无人船、三维巡航系统等全天候执法设备,实现全域全时保水。强化全民保水。成立“水库儿女”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水源保护宣传活动,保水护水成为全民共识。自2021年以来,密云水库持续保持蓄水量30亿立方米左右的高水位安全运行,累计向下游生态补水18亿立方米以上,水质始终保持Ⅱ类并稳中向好,主要入库河流潮河、白河持续保持Ⅰ类水质,密云保水经验入选了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典型案例,密云水库入选全国“美丽河湖”案例,被评为“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
这些年,我们始终用心打造首都美丽后花园。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坚决筑牢首都东北部生态屏障,先后荣获“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森林城市等“国字号”金名片,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77)、绿化覆盖率(59.1%)、湿地面积(2.1万公顷)等生态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市之首。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一微克”行动,空气质量稳步提升,PM2.5年均浓度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连续五年稳定达标。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全市最严格的水环境跨界断面考核,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保持100%,密云水库上游77条小流域全部达到生态清洁标准,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一。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率先开展全国无废城市试点、塑料污染治理规范化试点建设,重点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布全市首个区级收录种类最丰富生物物种名录,收录物种9类3785种,生物家谱日益丰富。
这些年,我们始终专心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打好生态牌,充分发挥密云好山好水好生态好人文的最大优势,走好差异化、特色化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化构建“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的全域发展格局。
一是怀柔科学城东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助力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1+5”科学设施全部建成并进入科研状态,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发布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地球系统数值模型,破解“卡脖子”问题,重要科技成果入选“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智慧监测平台项目选址落地。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开工建设,整体布局北大医学主体功能,标志着密云绿色高质量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科学+城”的形态逐渐形成。带动中关村密云园加速提质升级,北汽和华为新能源电动汽车高端智能生态工厂项目投产运营,享界S9全景智慧旗舰轿车正式对外发布。目前,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04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82家,居生态涵养区首位。
二是发展壮大生命健康主导产业,助力北京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打造北大医学城、生命健康科学城和密云生命健康之城,出台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布局、创新政策集成。与北医成立生命健康产业联盟,与国药控股成立医疗器械产业联盟,举办生命健康产业推进大会,不断吸引聚集北医系、国药系健康医疗等领域资源。成功引进医汇云萃、莱泰制药等一批生命健康企业,国内首个中药院内制剂孵化产业园、复星药业、友康生物等重点项目正式运营。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文旅,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统筹规划4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推出4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和“水陆空”休闲度假新场景,打造24家“云水之家”特色精品民宿,成功创建北京市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总收入和接待人次连续多年保持生态涵养区首位。
这些年,我们始终全心谱写生态富民新篇章。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高品质生态环境赋能乡村振兴,打造“生态富民”乡村振兴密云样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名单。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在全市率先印发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编制全国首个生态产品认证地方级标准,助力生态产品溢价增值。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水库鱼、特色蜜、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等特色农业发展,密云水库鱼实现全域有机认证,蜂产业规模保持全市第一,即将举办2024年国际蜂联亚洲区域研讨会,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落地,密云被列为全市唯一的西红柿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全区285个村通过市级美丽乡村考核验收,“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数量(8个)居全市首位。完成12.1万户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工程,在生态涵养区率先实现全域清洁采暖。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深化“1+9+N组团式帮扶协作”机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这些年,我们始终倾心交出温暖的民生答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保持在八成以上,每年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加快推动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建设,教育工作满意度连续7年保持全市前列。稳步推进全市唯一的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与北大医院、北中医三附院、北京安定医院等优质医院的合作共建不断深化,医疗卫生水平实现大幅提升。“邻里互助点”养老服务模式入选全国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持续不断推广完善,建成互助点353个、养老助餐点76个、养老床位5302张,老年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越发普及。成功创建首批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人均文化设施面积、体育场地面积居全市前列。
下一步,密云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定信心、乘势而上,聚精会神谋发展、抓发展,以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的实际成效,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于海波先生的介绍。
下面,有请密云区委常委、副区长季荣旺先生介绍密云区全域发展格局构建情况。
-
嘉宾
季荣旺: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密云区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密云区全域发展格局构建情况。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密云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速构建“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的全域发展格局,致力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经多年培育和发展,构建全域发展格局已成为我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和实现保水富民的重要抓手。
一是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是北大医学城等顶级医学资源主要承载地、新质生产力集中策源地、密云区生命健康核心产业承载区。其中,怀柔科学城东区聚焦新动能,重点围绕地球系统科学、生命科学两个方向,以顶尖科研机构及大学为带动打造创新提升发展示范区,重点承载医药科技研发服务业。“1+5”大科学装置平台项目相继建成投运,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服务国内外84家科研单位开展科学研究。以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为起点,主动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大口腔医院、北大肿瘤医院等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健全完善从生殖、肿瘤、口腔、精神睡眠到高端养老等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打造国际科技创新策源地。中关村密云园支持新制造,重点承载生物医药、康复器械、运动装备等高精尖产业,打造北京高精尖产业新兴发展区,聚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04家,位居生态涵养区首位。生命健康科学小镇激活新服务,与科学城东区保持业务关联,重点承载数字经济领域的智慧健康服务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慧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生态商务区培育新业态,重点承载生命健康科技服务业和总部经济,突出展现产业活力,打造北京商务服务活力城。
二是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是北大医学城等创新策源主体的辐射带动地、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地,是密云区生命健康特色产业承载区。包括东部京承高速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西部休闲美食和旅游度假发展带、南部时尚运动和体育旅游发展带、北部长城文化旅游发展带,主要布局康复康养、运动健身和健康文旅产业。
三是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坚持“一镇一策”,集中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长城古镇、古树名镇、北京长寿之乡、百年梨乡以及中华蜜蜂、酒乡之路、冰雪、通航、摄影等特色乡镇,全力推动产业融合升级和乡村振兴。发挥密云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制定印发《密云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生命健康为引领,以特色文旅、特色农业为富民依托,以智能制造、气候经济、生态环保、环境科技为强区支撑,以低空经济、物流电商为配套服务,打造“1242”特色产业体系。目前,生命健康产业初具规模,聚集26家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其中康辰药业、北陆药业、博恩特等企业已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或领军企业;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西红柿联社、蜂产业联社、农业电商联社的作用,加快形成规模发展优势,蜂产业规模持续位居全市第一,西红柿特色产业规模达2000亩,年销售额突破千万的农业电商达13家;抢抓低空经济机遇,制定《密云区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4-2030年)》,推出“空中看长城”等特色旅游线路;特色文旅提质升级,古北水镇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真诚感谢各位朋友对密云的关爱支持,我们将继续深化构建全域发展格局,聚焦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建设,聚合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各项资源,聚力特色乡镇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奋力谱写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密云新篇章!
谢谢各位!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季荣旺先生的介绍。
下面,有请密云区副区长马超先生介绍密云区保水保生态工作情况。
-
嘉宾
马超: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密云区是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生态涵养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长期以来,密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坚持生态优先、保水富民、绿色发展、特色一流,争当守好密云水库、打好生态牌、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三好生”,努力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
一是密云始终把保水护水作为头等大事。我们实施河长、林长、田长“三长”联动,实行全域、全时、全民、全链“四全”保水举措,深化上游保水、护林保水、库区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和科技保水、全民保水“5+2”保水机制,加强护水、护河、护山、护林、护地、护环境“六护”保水巡查,开展禁种、禁养、禁牧、禁采、禁游、禁建、禁经营“七禁”保水措施。我们创新机制,深化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两市三区”联建联防联治协作机制,建立市区两级保水清源工作机制。设立全市首个总氮治理工作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完善“河长+警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创新成立环境资源法庭、密云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实践基地,构筑起最严密的法治“绿盾”。我们细化举措,稳步推进潮河规划,印发密云水库总氮治理方案,落实5类25项重点任务,实施全市最严的水环境跨界断面考核补偿办法,确保清水下山、净水入库。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疏解提升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实施方案和试点方案已经多轮研究,成功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我们谋划项目,建设密云水库水环境监测预警支撑项目,投入使用低碳环保应急监测船,构建库区水生态巡查体系。开展密云水库水生态调查,摸清生态家底,提升水质自净能力。建成密云水库展览馆,保水主题教育展累计接待17万余人次。密云水库保护公益基金会积极筹措资金,“水库儿女”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保水保生态活动。密云水库水质水量达到了历史的最好水平,水质始终保持Ⅱ类并稳中向好,主要入库河流潮河、白河水质持续保持Ⅰ类,水量常年保持30亿立方米左右,实现水资源战略储备能力全市最强。密云水库被评为“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典范,为全国饮用水源地保护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密云始终将筑牢首都生态屏障作为首要责任。我们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全市率先完成新一轮百万亩造林任务,实施国土绿化、污水治理、美丽岸线等生态工程,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9.72%,水质水量全市最好,湿地面积全市最大,空气质量全市最优,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全市最高,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续三年稳居全市首位。我们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一微克”行动,PM2.5平均浓度2019年在全市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0年在全市率先进入“2”字头时代;2022年、2023年连续排名全市第一;2024年截至目前27微克/立方米,继续保持全市最优。5家大型国有矿山全部关停,恢复治理废弃矿山1.5万余亩。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重点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始终保持100%。
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流、青翠的群山、清朗的环境,孕育了密云丰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屏障成效得到明显的增强。近些年,先后在密云发现了北京无喙兰、铁木种群、尖帽草等濒危的珍稀植物,记录到野生植物1124种,其中国家级、市级72种;陆生野生动物480余种,其中国家级、市级220种;野生鸟类412种,其中国家级、市级191种。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百鸟齐翔、百花竞放,成为首都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密云区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被评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优秀案例,“一微克”精细化治理获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工程金奖。获评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密云区成为首都名副其实的美丽后花园和天然大氧吧。
我们坚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建设美丽北京、美丽中国作出密云的新贡献!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马超先生的介绍。
下面,有请密云区副区长郑立钢先生介绍密云区文旅产业发展情况。
-
嘉宾
郑立钢: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新闻媒体和各界人士对密云文旅工作的关心支持!
密云区有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以及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密云区加快形成文旅新质生产力,先后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北京市全域旅游示范区,荣获“生态自然旅游优选目的地”“全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旅游目的地”“世界乡村旅游大会优秀区”等称号。
密云区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一新的历史使命。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全力构建“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的全域发展格局。全力推进文化振兴,促进密云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契机展现文旅产业发展前景。成功举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彰显密云魅力,推动区域融合发展。与北京市文旅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青海省玉树市、湖北省竹溪县、内蒙古库伦旗、河北省承德市、天津市蓟州区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与18家投资密云文旅重点项目的企业集中签约,拉开了区域协作、政企合作的序幕。深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文旅夜消费持续增强,“春节到古北水镇过年,到南山滑雪场滑雪”成为市民假日消费热点。“体育+旅游”品牌赛事“生态密马”获评世界田联标牌赛事、北京市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密马”市集火爆出圈。积极发挥通用航空产业和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以密云机场作为起降点推出四条低空飞行旅游专线,打造“空中游览长城”“空中观览水库”新路径。
二是促融合引领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密云区现有精品民宿350家,“云水之家”特色精品民宿24家,其中,“老友季”被评为全国甲级民宿。积极打造全国、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司马台、古北口、遥桥峪、金叵罗、蔡家洼5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聚合串联自然景区、精品民宿、古村落、古长城等旅游资源,打造“光之城”大型文旅融合系列活动,推动文、体、旅、演、影各业态的深度融合;依托新城子镇苏家峪村古树资源,举办“流苏花间集”系列活动,擦亮“古树名镇”金名片;各镇举办世界蜜蜂日、梨花文化节、观鸟经济沙龙等特色活动,为乡村旅游带来新助力。
三是强基础赋能文旅服务水平提升。密云区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推动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升级,完成文旅大数据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全域全景图等重点项目建设,成功获评“北京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开通区内旅游公交专线,将高铁站与重要旅游节点充分链接;休闲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丰富,环密云水库“百里骑迹”骑行线路获评市级“漫步北京”文旅骑行线路。持续完善“密云文化云平台”建设,强化文旅数字展播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共文化旅游“三馆一平台两系统”运行水平,加强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力度,持续提升文旅服务应急指挥能力。
四是多矩阵助推品牌营销持续发力。密云区依托七大文化品牌活动及“文艺演出星火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每年围绕春节、国庆等重点节假日,组织开展群众主题文化活动1000余场,惠及群众约80万人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嘱托,连续三年举办“水库回响”群众文化活动。连续举办鱼王美食文化节、京津冀冰雪旅游季等活动,丰富群众休闲生活,提高密云文旅知名度。强化矩阵式营销网络,密云文旅走进央视、北京卫视等栏目,每年进行各类新闻报道40余次;开发“畅游密云”小程序,实现“一部手机游密云”,密云文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感谢各位长久以来对密云文旅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舒适的文旅服务。我们在这里发出诚挚的邀请,欢迎大家走进“山水田园 画境密云”,看一泓密云清水,品一味密云美食,留一份密云乡情。好山好水好生态,欢迎您到密云来!
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郑立钢先生的介绍。
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各位记者朋友,请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
记者
北京日报记者:您好,产业发展是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刚才领导们也介绍了密云区现在是以生命健康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该产业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及它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这个问题有请密云区委常委副区长季荣旺先生来回答。
-
嘉宾
季荣旺: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密云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嘱托,立足生态资源禀赋,拓宽“两山”理论转化路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壮大生命健康产业,着力提升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
当前,密云区生命健康产业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到密云调研,明确要培育壮大生命健康产业。《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将密云区列入未来健康产业战略布局。密云区全力推进“北大医学城、生命健康科学城、密云生命健康之城”建设,助力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一是强化引领,北大怀密医学中心加快推进。高效推进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启动区建设,以北大医学为驱动,吸引高水平医学研究机构入驻,为区域医疗创新注入强劲动力。二是强化支撑,重点项目陆续投产。依托怀柔科学城东区,发展生物医药、康复器械等关联产业,强化企业联动与合作,产业生态日益完善。近期,复星北铃公共卫生应急产业与危重症诊疗技术工程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友康厚德生物正式投产运行。三是推动布局,加大产业招商力度。以“一镇一新”“一村一品”为引领,加速构建新场景,引进医疗器械制造、康复康养、健康文旅等企业。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引进生命健康产业企业89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密云区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在生命健康领域的核心服务功能和独特价值,突出体现“生态优势+生命健康”融合发展模式,着力发展以第三产业为特征的健康服务业。制定《密云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配套制定《密云区推动生命健康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九个一”专项行动计划》,聚焦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以健康服务业为主导,以特色医疗、康复康养、运动健身、健康文旅为支柱,以生物医药、康复器械、运动装备、科技创新服务和健康产品物流等多个特色关联产业为保障的“1+4+N”生命健康产业体系。同时,创新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计划”,紧扣市场主体关心关切的招优引强、项目提速、土地供应等重点领域,构建全方位营商服务体系。在北京市率先推行“马上就办”服务机制,彰显“密云速度”。创新建立“四级管家”服务品牌,及时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以高品质服务助力生命健康产业企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在产业培育、政策支持、营商服务、项目招引等方面多措并举,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落地,逐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最终致力实现北大医学城、生命健康科学城和生命健康之城的目标愿景,为新时代首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记者同志。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季荣旺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
记者
北京青年报记者:密云“好山”“好水”,生态价值全市最高,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下,产出的农产品自带“绿色”属性。请问密云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方面有何考虑,下一步将如何深入推进。谢谢!
-
主持人
叶昶:好,这个问题我们有请密云区副区长马超先生回答。
-
嘉宾
马超:感谢您的提问。
密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嘱托,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五兴乡村”建设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势赋能乡村振兴,培育发展“水库鱼、特色蜜、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等绿色生态的特色农业,密云水库鱼实现了全域的有机认证,成功注册“密云水库鱼”图形商标。特色蜜荣获全国大赛金奖,两项产品均由国家发改委认证为生态产品。我们成功获得了“2024年国际蜂联亚洲区域研讨会”和“2024年国际蜂联亚洲蜂业科技成果展”活动的举办权,“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落户密云。大力发展西红柿特色产业,被列为全市唯一的西红柿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成功举办密云乡村振兴发展大会暨首届密云西红柿节,密云原味一号西红柿获评“京津冀鲜食番茄黄瓜擂台赛”一等奖。实施“密云八珍”特色农产品提升和老北京水果种质资源保护工程,有效推动黄土坎鸭梨、御皇李子等特色农产品提档升级。加快“互联网+农业”发展,区域内年销售额突破千万的农业电商达13家。
良好的生态优势已经成为发展特色农业的宝贵资源。下一步,密云区将聚焦作好发展“土特产”文章,强化“全产业链”意识,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瞄准北京特大城市高端市场,夯实产业基础、强化科技赋能、创新发展业态、提升品牌溢价,加快推进密云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夯实产业基础。聚焦“水库鱼、特色蜜、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产业布局,重点在库南平原地区发展以西红柿为主导的设施农业,在库北地区以发展甘薯、谷子、籽种为主的特色产业。做强西红柿特色产业,打造装备现代、特色鲜明、链条完整、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严格把控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推广应用无土栽培、绿色防控、生物防治等技术,保障密云农产品始终保持生态高品质。
二是强化科技赋能。深化与高端科研院所科技合作,聚焦北京市“种业之都”“农业中关村”建设,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用好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三是创新经营模式。支持西红柿联社、蜂产业联社、农业电商联社发展,强化农业资源整合,形成规模发展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着力引进培养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先进经营管理理念,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产销对接机制,全力支持农业电商、直播带货、订单农业的发展。
四是延伸产业链条。破解农产品加工瓶颈,强化预冷烘干、储藏保鲜、鲜切包装等初加工设施的建设,支持净菜、鲜切菜发展。深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育发展“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康养、文创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五是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强化品牌建设,持续做优做强“密云水库鱼”“密云八珍”等特色品牌。目前,我区已经拟定了密云西红柿产业品牌策划方案,正在加快推进密云西红柿产业公共品牌建设。同时我们也将积极争创“北京优农”品牌,不断扩大密云农业品牌的影响力,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助力农民增收。
在此,也诚挚邀请各位媒体朋友有时间来密云采摘休闲,品味我们密云的特色生态产品。
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马超先生的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
记者
央广网记者:谢谢主持人。我的问题是2018年《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正式发布,那么密云区在长城文化带的发展方面是如何进行规划和布局的?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央广网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有请密云区副区长郑立钢先生回答。
-
嘉宾
郑立钢:谢谢记者的提问。
密云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的回信精神,高度重视长城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以保护长城和优化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展示长城历史文化特质为重点,创新机制,统筹整合长城文化带内的各类资源,使其充分展现历史文化风貌和独特魅力,焕发中华文明“金名片”的光彩。按照“一线一核、两带四片、十一镇多点”的空间结构,编制了《密云长城文化旅游发展带专项规划》,促进密云长城沿线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
密云区委、区政府坚持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城文化带建设为引领,聚焦三个“新”,赋能长城文化带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是探索密云长城文旅新模式。以保护长城资源为前提,构建“长城文化+”多元价值阐释与展示体系,拓展长城资源活化利用多维方式。以长城文化带为依托,深入挖掘密云长城文化、景观和精神价值,串联长城以及长城脚下的文旅资源,深入推进密云长城文化旅游发展带建设,带动民生发展和乡村振兴。
二是丰富长城文旅产品新供给。推进集“文、体、教、农、林、康”旅游产业深入融合,延展“长城文旅+”复合式旅游产业链条,推进旅游产业跨界融合和提档升级。
三是打造密云长城文旅新品牌。通过风景道串联,解锁全景长城新图景,开启空中瞰览全景长城新场景,拓展数字虚拟全景长城沉浸式体验新空间。着力构建“全域游、全景游、全季游”长城文旅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云水长城”文旅新品牌。
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郑立钢先生的回答。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到此结束。
非常感谢各位发布人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密云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就,也请各位记者朋友继续关注和报道北京市“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大家如果有进一步采访需求可以和我们联系。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