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叶昶: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本场是系列主题发布会的第六场,主题是“北京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健康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近年来,北京市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聚焦“七有”“五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优质健康服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推动首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刘俊彩女士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 屠志涛先生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 黄若刚先生
北京急救中心主任、新闻发言人 刘红梅女士
他们将为大家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有请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刘俊彩女士介绍北京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
嘉宾
刘俊彩:各位媒体朋友好,大家都知道,健康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三医联动”,紧扣“七有”“五性”,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首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关于医疗卫生资源持续增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我们积极适应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扩大资源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一是医疗资源持续增长。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从2012年的9974家增长到2023年的12518家;床位数从10.6万张增至14.9万张;卫生人员从27.7万人增加到41.9万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4.0人增长到6.12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从4.6人增加到6.98人。二是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高。全市建设国家医学中心13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3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35个,市级重点专科144个,全市16个区实现区域医疗中心全覆盖。建成研究型床位3800个,推进创新药械临床应用,以医学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医药产业发展。三是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2012年的81.35岁增长到2023年的82.51岁,婴儿死亡率由2.87‰下降到1.50‰,孕产妇死亡率由6.05/10万下降到1.56/10万,各项健康指标保持全国领先,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二、关于医疗服务体系方面不断完善,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优质可及
我们坚持“三医联动”、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一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先后实施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医疗机构告别了以药耗补偿运行成本的历史,发展方式逐步实现从规模扩张型向内涵质量型转变,强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全市建成62个综合医联体,122个市级专科医联体,36家儿科紧密性医联体,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扩容下沉。制定医联体转诊规范和慢病转诊标准,建立全市统一的基层预约转诊平台,22家市属医院全部向平台投放全量号源,双向转诊渠道更加畅通。今年上半年,上下转诊量同比分别增长了25%和131%。
二是优质医疗资源日趋均衡。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薄弱地区布局,天坛医院整体南迁,积水潭医院向回天地区倾斜,同仁医院向南部布局,友谊医院、安贞医院等向通州区发展,以“交钥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区新建高水平综合医院等,2023年平原新城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5.14张,比2022年增长了14%。
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根据服务人口和地域特点,高标准动态调整基层医疗卫生医疗机构。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一共是3370家,15分钟到30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进一步筑牢织密,优化医务人员配置标准扩充基层药品目录,升级配置CT机等医疗设备,提供先诊疗后结算、慢性病长处方服务。建成专病特色科室316个,重点人群签约率保持在90%以上,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近五年来(不含来京就诊患者)基层诊疗人次占比从48.49%增长至51.1%。
三、医疗服务持续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更加高效便捷
我们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一是数字赋能就医全流程。“三医”协同打造“京通”小程序“健康服务”模块,建成全市统一的预约挂号平台,覆盖30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了统一共享号池、统一发放周期、统一科室设置、统一支持挂当日号,让挂号更顺畅便捷。162家二级以及以上医疗机构实现了在线查询检验检查报告,患者无须排队打印;152家医院实现医保移动支付,挂号、缴费、报销全流程掌上办理;100家医院上线电子票据,患者可线上查看下载,减少排队打印的不便。全市建成互联网医院74家,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一共254家,14家互联网医院实现了“京通”小程序统一入口,指尖上的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多的患者。
二是流程优化提升就医感受。全市164家二级以及以上医院设立了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有126家医院实行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114家医院可以在诊间开具电子住院单,出院患者当日结算率达到50%以上,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入院救治时间分别降至55分钟和36分钟,进一步减少了并发症和伤残率。
三是便民服务彰显医学温度。开设黄昏门诊、夜间门诊、周末门诊,方便患者下班后就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用药需求登记服务,为行动不便、失能老人等提供上门服务,142家医院提供快递送药服务,130家医院开展医务社工服务,让医疗更有温度。
四、健康北京加快建设,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更加综合连续
我们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健康北京建设,爱国卫生运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在全国率先组建村(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颁布实施(最严)控烟条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5%,居全国首位;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单独两孩”“全面两孩”“三孩政策”陆续在京落地实施,完善生育假期等相关配套支持政策,推动教育公平和托育服务,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优化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网络,推行生育全程“八优服务”。在全国率先建立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多元保障机制,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病种扩展到12种,妇女儿童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幼儿园、社会力量、单位和社区多元托位供给体系,在全国率先省级层面明确普惠托育价格和补贴,全市托位4.6万个,普惠托位1.8万个,“幼有所育”取得积极进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转型建设21家老年护理中心、12家安宁疗护中心、19家康复医疗机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85%,“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率达到98.7%,老年健康得到全方位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着力点,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落脚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系统连续、公平可及的卫生健康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刘俊彩女士的介绍。
下面,有请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先生介绍北京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
-
嘉宾
屠志涛: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首都中医药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中医药对社会的贡献度和百姓的感受度显著增强,文化传承弘扬发展,对外交流成果丰硕,中医药(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首都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中医药资源及服务供应量居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底,本市中医医疗机构1340家,占全市医疗机构总数的11%;其中三级中医医疗机构35家,全市共有中医医师2.5万人,中医类医院床位数30572张,千人口中医医师1.14人,千人口中医床位1.4张,居全国前列。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医药的门急诊服务7159.3万人次,占全市门急诊总量的26.5%;中医类医院出院61.4万人次,占全市出院总量的3.8%。中医药用10%的医师和床位资源完成了20%和13%的服务量。这是一个主要特点。
二是中医药优质专科学科总量居全国之首。全市拥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3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4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33个,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13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84个,居全国之首。在传染病防治中坚持中西医结合,健全中西医协同救治机制,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到90.78%,总有效率达到87.46%。
三是优质资源中医药下沉基层成效明显。建立了5个区级中医医联体,100家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连续开展健康乡村(社区)、健康养老工程、名中医身边工程、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建立了名中医团队主动下基层服务的常态机制,在八个远郊区县设置了中医流动医院,解决山区、半山区群众就医难问题,实施中医药精准扶贫支援。
二、首都中医药传承创新机制不断完善
一是中医药法治建设全面推进。制定实施了《北京市中医药条例》,为首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印发《北京市中医诊所不良执业行为记录暂行管理规定》《北京市西医师学习中医管理办法》《北京市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人员跟师学习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代煎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是中医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先后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推进市区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特色绩效考核,保障并促进公立中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三是中医药行业治理水平不断深化。强化部门协同,开展清扫行动等专项,加大对中医非法行医、虚假宣传等打击力度,组织中医类医师参与医药广告宣传清理工作,加强公立医疗机构执业医师在自媒体开设账号管理,整肃中医医疗秩序,深化行业治理。
三、首都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支撑不断加强
一是强化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医药骨干人才培养。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新增“首都国医名师”187名,首都名中医100名,优秀名中医71名、中青年名中医80名。制定《首都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面向中青年中医师分阶段开展(北京市中医药人才)托举工程。
二是在全国首创分类分层的中医药传承模式,加强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等的活态传承。累计建立9个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45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新增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两室一站100个、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86个。
四、首都中医药“五种资源”多元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不光是卫生健康服务资源,也是生态资源、科技创新资源和文化资源,把这“五种资源”优势多元发展,这也是我们的亮点。
一是打造丰富多样的传播体系,助力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围绕“一轴三带”打造全方位中医药文化活动集群,并在全市建设了100个集中医文化科普展示、互动体验、智能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健康文化体验馆。
二是率先在全国启动省域范围内的中医药文化资源调查。绘制北京市中医药文化资源分布地图,编写《北京青少年中医药读本》,启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联合市文化和旅游局遴选59家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精心设计13条融观光休闲、中医药康养于一体的中医药养生旅游路线。
三是融合生态资源,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蓬勃发展。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打造中医药“一园一馆”,连续11年举办服贸会中医药主题日,签署合作协议106项,签约额37.6亿元人民币。举办海外华侨华人四季大会、中医护理国际化推进会等,有力提升了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笃行实干,奋勇争先,为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首都中医药篇章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屠志涛先生的介绍。
下面,有请北京市疾控局局长黄若刚先生介绍北京疾控事业发展情况。
-
嘉宾
黄若刚: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首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突出位置,改革完善疾控体系,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巩固和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不断巩固和完善以疾控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医防融合、防治结合、全社会协同的首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印发《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实施了两轮三年行动计划,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转高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疾控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编制总数与常住人口比例已达万分之2.39,高于国家万分之1.75的要求;市疾控中心和顺义、昌平等区疾控中心新址建设,成立了北京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研究中心,全市疾控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配比达到并超过国家标准,全市疾控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三是医防融合机制不断健全。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按照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全面履行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责履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全市每年有20名临床医生和公卫医生参与医防交叉培训、医防协同取得实质进展。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症状监测等47个监测系统已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1000余所中小学校,以及多个药店、绿地公园、轨道交通场站等,监测范围仍在不断扩大;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全区域的呼吸道多病原监测网络,实现了24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的“全人群、全区域、长跨度”的监测,实现了20余种新发突发未知病原72小时内初步鉴定分型,目前全市总监测病原数量从2012年的10余种增加至超过30种,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建成北京市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传染病疫情监测数据自动采集,传染病疫情数据自动交换、自动报告,各项监测更加灵敏。
二是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提升。北京市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以《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基础,构建了覆盖市区两级的传染病应急预案体系。依托市区疾控中心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全市现有1支国家级、1支市级、17支区级传染病防控应急队伍,形成了国家、市、区三级传染病应急防控力量。
三是免疫规划服务不断规范。多年来,我市持续提升免疫规划管理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将肺炎疫苗纳入65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范围,连续18年为60岁以上京籍老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完成了疫苗冷链管理全过程、全天候、全覆盖“三全建设”,实现疫苗信息全程可追溯。当前,我们正在探索电子预防接种证试点建设,提高群众预防接种便捷性。
四是传染病控制成效逐步呈现。全市公共卫生防护网进一步筑牢织密,不仅有效应对了新冠病毒感染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挑战,还成功发现并有效控制了(全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裂谷热、人感染猕猴疱疹病毒、猴痘等疾病传播。目前,北京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超过99%,病死率已降至0.21%;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比2012年下降了44.2%;全市持续保持碘缺乏和危害消除状态。连续39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连续28年无白喉病例,连续21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麻疹、狂犬病、乙脑、流脑等疫苗可预防疾病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
三、慢性病综合防控成效明显
我们围绕预防、发现、管理、急救、治疗、康复等六个环节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治措施,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1个、市级示范区5个。全市已建成健康社区、健康单位等健康场所共2124个;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小屋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共1251个。每年为60万名儿童开展防龋齿服务。2023年本市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到82.51岁,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主要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率比2012年下降了13.8%。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善传染病协同联动机制、提升疾控核心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更加有效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黄若刚先生的介绍。
下面,有请北京急救中心主任、新闻发言人刘红梅女士介绍北京急救体系建设情况。
-
嘉宾
刘红梅: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向大家报告北京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状况。
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和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首都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我们强化政策支撑、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网络(布局),明确了以政府主办为主、社会参与、市级统一规划、属地政府主建的总体原则,确立了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指挥调度、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监督管理、统一保障标准、统一绩效考核的“六统一”管理体制。构建起由北京急救中心、各区急救中心站和覆盖城乡的急救工作站组成的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472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站的建设与运行,较十年前增加了239.56%。在2023年,北京120受理急救呼叫电话90.52万人次、派出急救出车89.11万车次,较十年前分别增长了130.76%和169.69%;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9.99%,较十年前提高了17.11%;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2分钟左右,较十年前缩短了一半以上。
二、服务整体水平持续提升
增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有效推进院前院内一体化衔接模式,多措并举保障群众医疗急救服务需求。
一是缩短急救反应时间。统一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号码为“120”,北京是全国唯一实现统一受理、一级调度的省市;优化调派流程,基于城市交通实时路况提供救护车最优行驶路径;加强警医联动,构建“生命救护绿波”机制,提高救护车通行效率。
二是提升调度指挥智慧化水平。120调度指挥系统运用短信辅助精准定位、视频在线交互医学指导、系统“智能调派”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呼叫即急救”;拓展多种模式呼叫120,开发急救APP小程序,实现二维码扫码呼叫、听障人士一键呼叫。
三是加强医疗急救技术能力。结合院前医疗急救常见的急症,建立诊疗临床路径,优化急救救治流程,分级分类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的能力和水平。以院外心脏骤停为例,现在我们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已达11.5%,居全国领先水平;成立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质控中心,建立质控体系和监测预警机制,质控数据覆盖全流程、各环节,推动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同质同标化。
四是提高院前院内衔接的效率。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卒中、胸痛、创伤、危重症孕产妇、新生儿,这些急危重症急救绿道的建立率已达100%,危重症患者在救护车上得到早评估、早诊断、早治疗,实现危重症患者“上车即入院”;建立多模态的院前院内急救信息衔接平台,5G救护车与120调度指挥中心、与院内急诊高清医疗影像数据同步传输,提供“一站式急救”服务。
三、综合保障能力建设稳步推进
打造特色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应急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急救能力建设。
一是提升应急处突和医疗保障能力。健全“市区一体、平急结合”的应急机制,组建院前紧急医学救援队,开展实战演习演练,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和重大活动医疗救助保障能力。
二是加强医疗急救保障能力。不断强化对院前医疗急救传染病防控设备设施的投入,目前全市已建设标准化救护车洗消站21处,我市负压型救护车配置占比已超40%。
三是推进社会急救能力建设。整体规划急救设施设备配置,社会急救与专业急救衔接,社会急救培训体系完善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全市重点公共场所的AED配置,发布了AED电子地图,并且与120调度指挥系统联通,方便公众查询和使用。广泛开展社会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着力提升本市社会急救能力。
下一步,我们也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推动院前医疗急救高质量发展,有效保障首都城市安全运行,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刘红梅女士的介绍。
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各位记者朋友,请大家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
记者
人民日报记者:你好!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北京市在满足老年人日益强烈的健康服务需求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
主持人
叶昶:好,谢谢人民日报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有请北京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女士来回答。
-
嘉宾
刘俊彩:好,谢谢人民日报记者的提问。
为了积极应对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工作,我们近几年来出台了像《北京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等系列的配套政策,应该说初步构建了,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包括安宁疗护在内的公平可及、综合连续、覆盖城乡、就近就便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框架,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简单作一个汇报。
第一是坚持预防为主,让老百姓特别是老年人少得病、晚得病。比如,聚焦失能预防,开展老年人失能健康管理项目,累计筛查重点老年人32.4万人次;聚焦失智预防,开展脑健康体检项目,累计筛查92.2万人次;聚焦口腔健康,开展老年人“口福”项目,累计为6万多名老年人提供了免费口腔健康检查;聚焦心理健康,在70个社区(村)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老年人主动健康意识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第二是关于医养结合方面,是要让老年人能看上病、看好病。依托北京老年医院和各区的优质医疗资源,建立市区两级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指导中心,构建了“1+17+N”的工作机制,带动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养老、医养结合机构共同推进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全市养老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一对一”的对接机制,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实现了全覆盖。我们建设了国家医养结合示范区2个,医养结合示范机构3家,搭建北京市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平台,在这个上面我们有220家医养结合机构入驻,在这个平台上为老年人提供科普讲座、照护指导、远程会诊等等(服务)。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到去年年底,全市友善医疗机构595家,创建比例达到98.7%,公立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85%。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老年健康服务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6%。
第三方面是在补齐短板弱项,让老百姓能得到更好照护、生命能够更有尊严。随着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安宁疗护需求快速增长,我们从2022年开始,连续3年把老年护理中心和安宁疗护中心建设纳入到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有效弥补了老年健康设施资源不足的短板。截止到现在我们已经完成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21家,新增床位500张,转型(建设)安宁疗护中心12家,新增床位有600张。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北京市有近百家医疗机构注册了临终关怀科(也叫安宁疗护科),开放安宁疗护床位达到1100张,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需求应该说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北京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让“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刘俊彩女士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
记者
新京报记者:谢谢主持人。想问一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在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打算?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新京报记者的提问,这个我们有请中医药管理局屠志涛先生来回答。
-
嘉宾
屠志涛:谢谢新京报记者的提问。
北京作为首都,作为国际交往中心、文化中心,中医药国际化一直是我们高度关注的工作,这不光是我们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同时也是随着人类健康共同体,现在国际上对中医药的需求非常大,所以北京对中医药的国际交往有四个特点:
第一个以服贸会(京交会)为平台,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化。从第一届京交会开始,服贸会上的中医药板块就成了“金名片”,确实在服务贸易的各个领域里,只有中医药是我们自己国家独有的,所以广泛需求,在服贸会上我们与联合国开发署、WHO、经合组织合作,签署协议举办专场。这是一个特点,利用服贸会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化。
第二个是利用重大活动,不管是在北京的夏奥会、冬奥会、服贸会,包括世园会都有中医药板块,尤其在冬奥会上,我们做的十秒体验馆,奥委会主席巴赫亲自去体验,通过这些大型活动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化,这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个是分类分层的“一洲一定位、一洲一特色”的推进,亚洲、非洲,各个州对中西药的需求不一样。亚洲、东南亚我们都在一个文化圈里,他们对中医药的需求就很细了,我们就推进护理、养老、人才培养,一块来做;像欧洲,我们就跟欧洲的大学、医学院推进创新来做;像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的传统文化跟我们有很相近的地方,我们就推进拉丁美洲合作的特点。所以我们利用不同洲、不同地区、不同领域来“一洲一定位”。
第四个特点,我们把中医药的国际医疗服务做好,外国人到北京能体验到中国中医的国际服务,现在也是我们大力在做的,像朝阳区是全国的试点,亮马河重新开了以后,我们在周边为大使馆开了很多中医药的体验服务。通过这些体验的优质服务,包括广安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的国际化服务来推动。
总而言之,北京通过利用国际交往中心、文化中心建设,利用这些活动来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
下一步,我们也要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三个突出:一个是突出好跟政府间的合作,中医药合作关键还要跟政府合作,让中医药政府合法、项目化、工程化。第二个要推出人才本地化,现在我们的国际化不是往出输送中医大夫,关键是要在国外培养中医大夫,怎么让中医药人才实现本地化。第三个要把中医药的国际化产业链条建立起来,没有产业支撑中医药国际化也是不可持续的,怎么把中医药的产业,产业链、信息链、数据链建起来,这可能是将来中医药国际化要做的工作。
总而言之,我们还是以首善标准向世界讲好中医药的故事。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屠志涛先生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
记者
央广网记者:谢谢主持人。北京市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情况如何?在传染病防控中发挥了哪些具体作用?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央广网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有请北京市疾控局局长黄若刚先生来回答。
-
嘉宾
黄若刚:非常感谢央广网记者朋友的提问。
为提高传染病的发现能力、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2024年北京市全面部署了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这个平台包括21个子系统,实现了疾控、医疗、教育、公安、民政、交通、气象等多源数据的实时汇聚和共享。
这个平台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汇聚数据,建立共享。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多渠道收集的数据,多部门共享数据资源,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效率,能全面及时地掌握传染病的流行态势,多部门协同应对传染病疫情。
二是自动预警,及早干预。平台的自动化预警系统能够综合分析多部门数据,初步评估传染病爆发风险,提前发出预警信号,为早期干预和行动争取时间。
三是科学研判,优化策略。平台为传染病疫情的科学研判提供了数据支撑,可以深入数据分析和多模型预测,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制定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多点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不仅提高了我市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还有效推进了资源集约、信息共享和多部门的协同联动。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完善平台的功能,提高数据分析和预警能力,为保障北京市民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
主持人
叶昶:谢谢黄若刚先生的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
记者
凤凰卫视记者:谢谢发言人。想请问北京急救中心,目前北京市的社会急救能力建设处在怎么样的水平?民众对于社会急救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如何,未来有怎么样的目标和计划?谢谢!
-
嘉宾
刘红梅:好,感谢您的提问。
社会急救能力建设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社会、单位、个人一起参与,共同推进。应该说我市社会急救能力建设,目前是在稳步推进,而且我们公众的社会急救意识和健康素养是在不断增强的,我们在这个方面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
首先,在我们市级层面整体规划了我们社会急救建设的宏图,在2017年我市颁布了《北京市院前急救服务条例》,在《条例》就明确了社会急救能力建设的目标。在2021年,市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首次系统规划了北京市社会急救能力建设的内容。目前,全市重点公共场所已配置AED近7000台,其中地铁、火车站,各类各级学校已经实现了AED全覆盖。AED电子地图也和北京120指挥系统进行了实时联通,已配置的AED和我们培训过的人员在多个公共场合也有了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案例,
第二个方面,我市系统规范社会急救能力的培训。我们发布了社会急救科普培训教学标准《北京市社会医疗急救培训大纲》和《社会面医疗应急指导性文件》《家庭医疗应急物品指导目录》,也制定了《北京市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置清单》,推动急救科普内容首次纳入国家基础教育课本。我们也成立了北京市社会急救培训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促进全社会急救培训工作规范的开展。
第三个方面,持续开展急救科普宣传工作。建立了我们国内首个急救科技馆,并且设立了免费急救开放日、120急救科普大课堂。在单位、学校、社区以及一些高危岗位人群中组织各级各类急救讲座和急救技能培训班,我们通过多种形式,比如像主题活动、节目活动、短视频等线上线下持续广泛地开展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宣传,使公众在面对突发意外或者伤病的时候,能够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开展自救和互救,用科普的力量为市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下一步,我市也将不断地健全社会急救体系,持续强化社会急救科普宣传,进一步强化重点公共场所及相关行业领域的急救技能培训,继续探索信息化赋能助力社会急救能力建设,逐步构建起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关键时刻能出手、愿意出手、敢于出手这样一个良好的社会急救氛围。
谢谢!
-
主持人
叶昶:谢谢北京市急救中心主任、新闻发言人刘红梅女士的回答。
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发布人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北京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效,也请各位记者朋友继续关注和报道北京市“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