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
- 丰台区
- 开始时间:
- 2023-09-03
- 地点: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 结束时间:
- 2023-10-07
- 活动类型:
- 展览
- 来源:
- 北京日报
原标题:《晋察冀画报》摄影文献展开幕 350余展品再现抗战“烽烟号角”
9月3日,“烽烟号角——《晋察冀画报》摄影文献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揭幕,包括摄影作品和实物档案等在内的350多件展品再现珍贵的民族记忆。(武亦彬 摄)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当日,“烽烟号角——《晋察冀画报》摄影文献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揭幕,包括摄影作品和实物档案等在内的350多件展品再现珍贵的民族记忆。
展览历时近两年的筹划、近半年的编辑设计推出,通过“鼓角临风”“血染沙场”“战地黄花”“硝烟洗礼”四个板块,对高清历史照片与珍贵实物、史料文献和档案资料进行了综合展示。
步入展厅,一本16开大小的册子是明星展品:这是1942年7月7日出版的《晋察冀画报》创刊号。“选择在这一天面世的《晋察冀画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讲解员介绍,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位于华北敌后抗战的最前线,在中国抗战处于战略相持阶段的最困难时期,这里成为日军“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进攻的重点。正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突破敌人极为严密的封锁,在设备奇缺、连电都没有的深山沟中的几间简陋民房里,靠着自己的智慧与执着,成功地印刷出版了《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共94页,刊载了162幅图片。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画报创刊号的题词同时展出,揭示了画报肩负的使命:“五年的抗战,晋察冀的人们究竟做了些什么?一切活生生的事实都显露在这小小的画报里:它告诉了全国同胞,他们在敌后是如何的坚决英勇保卫着自己的祖国;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的正义人士,他们在东方是如何在艰难困苦中抵抗着日本强盗!”
“在这个册子上面,有你和暴敌遭遇决然自杀时所流下的血迹斑斑,当我每次翻开它……你那年轻智慧的脸颜、沉毅而和蔼的神色、清晰而响亮的声音……都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这段催人泪下的文字出自画报社指导员赵烈——1943年4月20日,由冀东赶到画报社送稿的记者雷烨在平山县曹家庄遭袭牺牲,在浸染着雷烨鲜血的相册上,赵烈写下了上面的话;让人深感悲痛的是,八个月后,画报社遭遇敌人合围,为保护战友,赵烈英勇献身。讲解员介绍,在严酷的斗争形势下,画报社要视敌情随时转移驻地,有时离敌据点仅有几千米;画报人通常要一面打游击,一面进行采访。据不完全统计,画报社先后有近40人壮烈牺牲。
“《晋察冀画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本画报。在9月4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举办这个展览,为的是让观众直观感受它所记录的抗战历史,通过回望抗战烽火岁月,致敬永不妥协的抗争。”抗战馆副馆长李志东说,今后,京冀两地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7日,观众可通过抗战馆微信公众号免费预约参观。(牛伟坤 刘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