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北京未来将重点发展哪些领域?

受访人: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唐永宏

  今年以来,北京经济呈现出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发展质量也明显提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工作部署,围绕首都建设“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还有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两区”建设,加快推进包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还有国际消费中心这样的体系建设,这些方面我们都会是吸引企业来京投资的一些重点,具体说:

  一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潮流,在推进“两区”建设、实现更高水平开放上共同发力。“两区”建设是北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近三年来,北京积极对标对表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开展制度创新,累计推出42项全国性突破性政策,落地61项全国标志性项目,有40项改革举措,创新经验向全国进行推广复制,这是“两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另外,我们很快即将发布的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方案2.0版,将进一步争取在增值电信业务方面扩大开放,进一步扩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争取更多境外职业资格纳入认可目录这些举措。通过这些措施,还会有更多的便企惠企的政策发布。希望广大企业把握北京两区建设的发展机遇和政策红利,加大在京投入和业务布局,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在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开拓进取。北京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更好的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北京有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以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城一区”作为主平台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了主阵地和承载地。北京下一步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这些产业也发展很快。另外,我们还在进一步做大做强高精尖产业,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所以这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标志性重点项目的建设,为企业带来很多机遇。我们希望广大企业用好中关村先行先试的一些政策,在技术创新、数字赋能、平台服务和场景应用等方面多参与,大显身手。

  三是把握全球经济数字化发展大势,在推进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中赢得商机。数字经济也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引擎。北京正在大力推进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聚焦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数字贸易发展六大方向,加快布局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比如围绕5G、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推出了一批应用场景,培养了一批服务企业和平台企业。同时,北京很注重数字经济的国际合作,比如我们成功举办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全球机器人大会、世界5G大会等国际盛会,加强北京跟国际的数字经济合作,在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中,希望广大企业能够看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通过数字经济建设来赋能高质量发展,这是第三个方面的机遇。

  四是把握消费升级的趋势,在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积极作为。北京有2000多万人口,消费市场规模位列全国前三,规模很大。作为首都和超大规模城市,北京的消费不仅是服务本市市民,同时也会服务全国和全球,我们将进一步分发挥首都市场优势,把握好消费趋势、优化消费环境,充分释放消费潜能,用首善标准打造一流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方面我们将从供给侧发力,积极提振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优化科教、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要用好“双奥”城市遗产来发展体育消费,同时在文化消费,绿色消费也会加大工作力度,通过高质量的供给培育新型的消费需求。在这块建设当中,希望广大企业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向市场推出更多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把更多的商业资源在北京聚集,跟我们一块建设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五是把握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在产业链协同招商中携手共进。我们将加强跟京津冀三地投资促进合作,进一步健全 “三方协同”机制,签署三地的投资促进战略合作协议,今天要签署这个协议。形成三地招商引资工作合力,推动形成三地在产业链中差异发展、互补互促的新局面,这是这个合作。另外将开展三地产业链联合招商,加强相关工作协调,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有些智能制造,高端制造一些高精尖产业,我们将加强与京津冀三地的产业链联合招商,吸引上下游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企业和产业项目,在京津冀三地梯次的合理布局,推动三地协同发展。这是我们下一步北京的产业发展,引导企业投资方面的几个重点领域。我们希望广大企业更多关注,有相关信息,我们也随时可以跟大家提供,帮助大家去了解相关的产业发展方向。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