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并发症,视网膜是位于眼底的半透明的神经纤维膜。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同时合并视网膜神经胶质网络病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致盲性眼病,是工作年龄人群首位的致盲眼病。这种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糖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加引号的“甜蜜”,它所引发的眼部视网膜病变就是所谓的“痛苦”。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早期的“糖网”可以没有症状,没有明显的“痛苦”。随着病情加重和病期增长,“糖网”会导致多种眼部组织受累,如玻璃体、虹膜、晶状体、视神经、视网膜,导致患者眼部“痛苦”的表现增加,出现黄斑水肿、视网膜或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糖网”常见症状包括:
无症状:病变未侵及中心,自觉无症状。
视力下降:视力模糊、复视、视物变形或阅读困难。
眼前黑影:视野中有飞蚊症(眼前出现黑点,随着眼球转动而飘动)或斑点。
视物变形:看东西形态异常,直的不直,圆的不圆,弯曲变形。
视野缺损:视力部分或全部丧失,或视野中有阴影、遮挡。
眼球疼痛:眼球疼痛、压迫或持续发红。
其他:药物性瞳孔散大困难、白眼仁发红(结膜血管扩张迂曲)等。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几率大吗?
糖尿病患者持续多年的高血糖,是造成“糖网”的重要因素,且血糖高低及病程长短与本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糖尿病血糖越高(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7mmol/L),病程越长,发生“糖网”的几率越大。我国糖尿病人群数量居世界第一,患者数量超过1.4亿,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研究表明,大约每3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糖网”患者。糖尿病的高发促使“糖网”患者数量激增,作为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糖网”所导致的盲和低视力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除了可能导致“糖网”还可能引起哪些眼部疾病?
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较多,可能会导致眼部多个结构出现病变,其中以晶状体和眼底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
结膜:干眼症,出现梭形或囊状的深红色小点状微血管瘤。
角膜:主要表现为知觉减退,可先于视网膜病变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的控制程度有关。
虹膜:主要表现为瞳孔对光反射迟钝、需要进行眼科检查或眼部手术前散瞳时出现瞳孔散大困难。有些患者亦可伴有虹膜睫状体炎。最严重的病变是虹膜红变,虹膜红变多发生于晚期及青少年性糖尿病患者,与组织缺氧有关,常提示眼底新生血管形成,如新生血管累及房角,房水排出障碍,则可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晶状体:屈光不正。短期内屈光度的迅速变化是糖尿病引起晶状体屈光度改变的特征,可达3~4个屈光度。糖尿病黄斑水肿也是引起屈光不正的原因之一。
视网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眼部神经:主要表现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外肌麻痹、糖尿病性视乳头病变、调节障碍和视神经萎缩。
疾病治疗要趁早,控制血糖是关键。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预防措施?
有如下危险因素或诱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应该特别注意疾病的预防:
持续高血糖:高血糖水平,可增加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预防措施: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空腹静脉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内),可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减缓病变发生后的进展。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同时患有高血压的情况下,眼部血管更易受损,引起并发症。高血压会引起视网膜小动脉损害,诱发小动脉痉挛、硬化,进而导致毛细血管渗漏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病理改变,与本病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
预防措施:规律用药,控制好血压水平,避免血压忽高忽低。
高血脂:导致血液黏度增加,引起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加重本病。血脂代谢异常会引起机体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血液黏度增加,引起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与本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增高会促进“糖网”发生和发展。
预防措施:合理控制血脂水平,特别是降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可以减缓“糖网”的发生发展,降脂药物的应用对减缓“糖网”进展具有积极作用。
吸烟、饮酒:尽管未能证实吸烟可增加视网膜病变风险,但吸烟可引起糖尿病患者的小血管病变恶化。
预防措施:建议糖尿病患者戒烟、戒酒。
妊娠: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妊娠期间出现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增加。患有视网膜病变的女性,妊娠期间病情会恶化。
预防措施:妊娠期前3个月,应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妊娠期间以及分娩后一年,仍需密切随访。
严格规律的眼底筛查能够大大延缓“糖网”的发生和进展速度。刚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建议立刻到眼科门诊进行一次眼底病变筛查;已经诊断为轻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建议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眼底病变随诊;已经发生眼底出血或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建议每三个月严格眼底专家门诊复诊。
哪些情况下建议及时就诊?
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可以延缓病变的发展,维持良好的视力,改善生活质量。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导致视力进行性下降,甚至视力丧失,引起如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往往血糖控制不佳,伴有糖尿病引起的其他全身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影响生命健康。
如果遇到下列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1、发现糖尿病时即刻眼科就诊,无症状仍需就诊,根据眼底病变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决定复查频率。
2、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3、出现飞蚊症。飞蚊症通常表现为黑斑、水珠、带状物或点状物。飞蚊症突然加重,可能是眼底出血的体征、视网膜脱离的前兆。视网膜脱离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并发症,必须及时就诊。
4、新出现的视野缺损、阴影或遮挡:这些是视网膜脱离的另一个表现。
5、眼部疼痛或有压迫感。
特别注意,当视力突然急剧下降甚至视力丧失时一定要立即就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
当医生怀疑是“糖网”时,一般会通过血糖监测、视力检查、裂隙灯和眼底镜检查、前房角镜检查、眼压、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来确诊。
1、血糖监测:了解患者血糖水平。
2、视力检查:测试近、远视力,有助于发现视力丧失问题。
3、裂隙灯和眼底镜检查:发现晶状体浑浊(白内障)、视网膜变化和其它问题。
4、测量眼压:协助确定是否引起了青光眼。
5、眼底照相:观察眼底受损及病变进展情况。
6、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进一步确诊疾病,了解眼底的血管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并观察治疗效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严格控制血糖,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定期检查眼底及必要时行荧光血管造影。
抗新生血管生长因子(抗VEGF):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眼内新生血管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眼内注射激素。
激光光凝术治疗:做全视网膜光凝(PRP)术,破坏缺血区视网膜,减少无灌注区,减少需氧量,以防止新生血管形成,并使已形成的新生血管退化,阻止病变继续恶化。对黄斑水肿和黄斑囊样水肿可行眼内注射联合局部光凝,封闭MA和NP,减轻水肿,帮助减少打针次数。
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积血长时间不吸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特别是即将或新发生的黄斑部脱离,应行玻璃体切制术。术中同时行全视网膜光凝术,防止复发出血。
全身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羟苯磺酸钙,可作为辅助治疗。